正文

军事统帅大比较:彭德怀PK麦克阿瑟(6)

大国尊严 作者:燕昭文


大难将至,他却说:“我始终认为中国出兵是象征性的。这既证明他们有帮助共产党邻国的意思,又可在不损他们的面子的情况下撤出朝鲜。”

是啊,人家象征性地一出兵,你1.5万人就没啦。

麦克阿瑟司令官极不冷静,他的对手彭德怀却极度冷静。

取胜后,彭德怀果断结束第一次战役,并命令他的26万大军:迅速后撤,藏到大山里。

麦克阿瑟的飞机到处侦察,得到的结论是:中国军队消失了。

想想,几十万大军能随便消失吗?

此时,可爱的麦克阿瑟司令官得出一个惊人判断:中国军队后撤是“因兵力不足,装备低劣而怯战后退”。

他太自信了。

自信,是因为美军太强大。

自信,有自信的理由。

他认为,通过联合国军对鸭绿江沿岸实施大规模空军突击,“已迫使中共后续部队不能进入战场”。

他断言,入朝志愿军“最多不超过六七万人”。

并说:“我肯定,战争在两个星期之内就会结束。”

他还对记者说了他一生中最狂的一句话,即中国共产党的军队“不是一支不可侮的势力”。

意思是:他认为中国共产党的军队和国民党、大清朝的军队一样,都是可以随便侮辱的军队。

麦克阿瑟的狂,已经到了疯的地步。

或者说,麦克阿瑟司令官已经狂得疯了。

你要说,这位麦克阿瑟的确是够狂的了。

其实不然,还有更狂的呢!

安插在联合国军的谍报员闹半天是他

第一、二次战役,中国人民志愿军打得非常顺手,就好像知道联合国军的行踪似的。

没错,彭德怀得到了联合国军行动的准确情报。

彭德怀到底怎么搞到麦克阿瑟的情报的呢?是谁给志愿军送的情报呢?

1950年11月24日,就在那次传奇式的鸭绿江飞行之前,麦克阿瑟召开记者发布会,兴致勃勃地宣布,战事就要结束,他的孩子们要“回家过圣诞节”,并公布了联合国军钳形进攻的计划安排。

从11月25日到12月25日(圣诞节),时间周期是一个月。安排进攻的时间是11月25日,结束进攻的时间是12月25日,麦克阿瑟清楚地将之告诉了对手。

大家看,钳形攻势,也就是两个钳夹子,兵分东、西两路,最后在鸭绿江会师,进攻路线安排也明确地公告了。

伦敦《泰晤士报》援引华盛顿消息,报道说:“7个联合国师——3个美国师和4个南朝鲜(韩)师——以及英联邦旅已准备就绪,去进行据称是最后的进攻,以扫荡从西海岸至南朝鲜(韩)部队已经到达的地点这段鸭绿江下游地区。”

这样,麦帅等于把自己进攻的时间、地点、行军路线、兵力、目标等,一股脑地通过世界各大报纸、电台,清楚地告诉了他的对手彭德怀。

上哪里找这样又全又准的情报去?

我的那个老天!

当时就有西方记者评论麦克阿瑟的做法,“显然是一种奇特的打仗方式”。约瑟夫?格登在《朝鲜战争——未透露的内情》中也评论说:“也许历史上还从未有一位将军像他那样,在光天化日之下把自己的计划毫无保留地暴露给敌人。”

有,后来的历史还真有。

在前些年的伊拉克战争中,美国人就将打萨达姆的时间、计划都告诉伊拉克了,不同的是,美国还是将萨达姆给灭了。

在关键时刻给彭德怀送情报的,就是麦克阿瑟司令官!

因此,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应该大方一点,给这位麦帅发一枚一吨重的一级谍报功勋勋章,外加1000万美元奖金(人民币的不要),并给他树碑立传,以感谢他为志愿军两次战役胜利作出的重大贡献。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