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研究人格的历史由来已久,最早源于古希腊的“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公元前460年—前377年)。为了抵制“神赐疾病”的谬说,希波克拉底积极探索人的肌体特征和疾病的成因,提出了著名的“体液学说”。体液学说不仅是一种病理学说,而且是最早的气质与体质理论。他认为复杂的人体是由血液、黏液、黄胆、黑胆这四种体液组成的,四种体液在人体内的比例不同,形成了人的不同气质:多血质、胆汁质、抑郁质和黏液质(见图2.1)。
在希波克拉底之后的2500年里,此项研究都没有取得太大进展。直到1952年,英国心理学家汉斯·艾森克(Hans Eysenck)的加入才给希波克拉底的二维分类法注入了新的血液。根据详细的问卷分析和深入的临床访谈,艾森克认为人格有两个核心维度:内向与外向和神经质与稳定性(还有第三个,即神经质,主要特征为攻击性、冲动和以自我为中心,稍后会讲到)。这两个维度通过正交法表示出来,就完全囊括了希波克拉底最初提出来的经典的体液学说(见图2.2)。
胆汁质(焦虑、急躁)对应艾森克的神经质外向型;抑郁质(抑郁、内向)对应神经质内向型;多血质(温和、有活力)对应情绪稳定外向型;黏液质(平静、持重)对应情绪稳定内向型。如此看来,希波克拉底不仅是“现代医学之父”,还是“人格研究之父”。
但艾森克的二维人格模型与大约20年前美国心理学家戈登·奥尔波特(Gordon Allport)提出的庞大的人格特质词汇学相比,就像患了厌食症一样,显得很小儿科了。所谓的人格特质词汇学就是把词语与相关的性格关联起来,编码成一个人格定位库。根据这种假设,奥尔波特开始在《新韦氏国际英语大词典》(Webster’s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浩瀚的海洋中寻找词汇,他想知道究竟有多少与人格相关的词。结果他找到了18,123个。奥尔波特从这个清单中剔除了表示短期人格特质的词,保留了表示长期人格特质的词,最终选取了4500多个词。
1946年,伊利诺伊大学(University of Illinois)心理学家雷蒙德·卡特尔(Raymond Cattell)进一步发展了奥尔波特的理论,之后人格理论才真正形成。通过排除同义词,加入实验研究出的新词,卡特尔总共选择了171个词。之后他着手将这些词编制成人格测量表,并分发给测试对象,让测试对象根据提供的标签对单词进行评定。
分析结果是一个包含了35种主要特质的庞大的人格结构,卡特尔把它称为“人格圈”。在此后的10年中,卡特尔借助第一代计算机和处于萌芽阶段的因素分析法,进一步对其进行缩减和改善,最终只保留了16种(见表2.1)。至此,卡特尔的研究结束,完美收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