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贵神速的奇迹与尴尬
任何一部兵书也不忘写下这四个字:“兵贵神速”。
任何一个挖掘历史经验的人也不忘记写下这四个字:“机不可失”。
1999年6月12日凌晨,这些书本上的精彩理论变成了实践中的具体行动。就在踌躇满志的北约准备按部就班完成对科索沃的分区占领之时,俄军一支200人的分队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突然进入科索沃,抢占了普里什蒂那的机场。
东方西方皆目瞪口呆。这支部队是从哪里来的?他们到底要干什么?谁批准了这次行动?世界舆论大哗。在俄外交部长费力地解释、美国务院发言人故作轻松、资深评论家们来不及用完早餐便纷纷加入对事态的分析之时,这支部队一声不吭,一动不动,像一颗钉子一样钉死在了那里。
科索沃战争中一枪未放的俄罗斯,其在巴尔干被动的战略地位顿时改观。
为什么一支200人的部队能够产生这样重大的后果?
第一,在于占有了先机。先机就是主动,就是主导。兵贵神速,其“神速”就体现在抢占先机这一点上。对俄罗斯来说这尤其是一步险棋:如果再不进入科索沃,也许就永远失去了进入的可能。北约空袭了78天却让俄罗斯人首先进入,从西方角度看,无论如何也有被人家摘去了大桃子的感觉。
第二,在于占据了要点。从现代空中机动与空中作战看,一万平方公里的科索沃,最重要的就是普里什蒂那机场这一点。所以北约的“维和指挥部”也选在这里。200名俄罗斯士兵的突然抢占,既点到了科索沃的穴位,也点到了北约的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