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成长的精神分析(1)

世界越来越狠,但完全可以战胜 作者:石勇


成长的精神分析

心理分析的过程,就是去理解(指进入内心感触其挣扎,不作道德判断,而非体谅)一个人的过程。下面我来给复旦大学研究生投毒案的投毒者林某作一个心理分析的肖像描画。

性格:自卑型。

性格驱动的心理保护模式:

A、隐藏自己,内向,孤僻,避免把自己投入世界、自我暴露而带来心理伤害;

B、努力,严谨,偏执,完美主义,智力上把控这个世界,把对世界的智力优势转化为心理优势,借此来克服自卑。

心理保护模式A本身就是一个人对自己内心的杀伤。因为一个人在心理上的成长,只有建立在和世界的联系中才能做到,这么干是在压抑自己,抽干自己的生命活力。所以,在有安全感的氛围中,他会解除自己的这种心理保护模式,变得健谈、放开;但在没有安全感的氛围中,立马用这种心理保护模式来建立一道防线,避免可能的心理伤害——就是说,他是以自己杀伤自己内心的方式,来避免别人对自己内心的杀伤。

心理保护模式B几乎是自以为牛X的自卑型性格的人采取的主流策略,这也就是为什么这个世界主要是由他们玩的原因,从康德到海德格尔,从乔布斯到马云,都是如此。在网上,文青和公知们共同仇恨的一个人其实也是自卑型性格——方舟子。

自卑型性格的人,几乎很难和占有型、表演型的人和得来,像方舟子和李承鹏(表演型)、韩寒(占有型)、于建嵘(表演型)等就势同水火。他们之间的吵架,性格有很大因素:骨子里就排斥、不爽。

这是题外话,言归正传。这一心理保护模式B不能停下来,也不能受打击,否则,一个人的心理生存就会受到威胁,麻烦就来了。

最大的麻烦的经典例子,就是希特勒,他无法用创造来克服自卑,就会用破坏来代替。方舟子,则是因科研能力自我怀疑,才用“打假”来找存在感、价值感。这些人,都是你惹不起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