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篇 过失心理学:第四讲 过失心理学(续完)(8)

弗洛伊德代表作品精选集(套装共3册) 作者:(奥)弗洛伊德


你们如果第一次听到这个以遗忘来打消不快记忆的原则,一定会提出抗议或反对,认为依据你们自己的经验,正好相反,痛苦的记忆偏难遗忘,因为痛苦的回忆例如悲哀或羞辱的回忆,往往不受意志的支配而不断折磨人心。这个事实诚然很正确,但因此而起的抗议则理由不足。要知道,心灵就是相反冲动的竞争场所,或者就其非动态而言,心灵便是由相反的倾向所组成。证明了一个特殊的倾向,并不表示相反的倾向不存在,其实两者都可并存。重要的问题是:这些相反的倾向究竟有何关系?究竟那些倾向产生哪些结果?

失落物件及放错物件,不但有许多含义,而且有许多想借这些过失以表示出来的倾向,所以讨论起来饶富趣味。这些例子的共通点是遗失物品的愿望,不同的是这种愿望的理由和目的。一个人失掉东西也许是这件物品已经破损;也许是想要借此换一个更好的;也许是他对这东西已不再喜爱;也许是某物为某君所赠,而某君和他已发生不快;也许是某物在某种情境中取得,而这种情境他已不愿再去回想。同理,失落物件或破坏物件都可用以表示相同的意向。在社会生活中,有人说私生子及不受欢迎的小孩的体质常常比正常快乐的小孩的更羸弱。这个结果并不表示“代养小孩者”(babyfarmer)的鄙陋方法被采用,但疏于抚养小孩之处却昭然若揭了。物品的保存与否,正如抚养小孩,其道理是相同的。

有时候一个物品虽然没有丧失其价值,但也注定会失落—例如有种本能冲动会想牺牲某东西,以避免其他更恐怖的受损失的命运。根据分析发现,这种消灭劫难、祛除厄运的方法,现在仍大行其道,所以我们的损失也往往是出于自动的牺牲。遗失也可以用来泄愤或自我惩罚。总而言之,隐藏在遗失东西以避免某事背后那较远的动机形式,是不易尽举而无所遗漏的。

误取物件,或动作错误,和其他过失很相似,常被用以满足一个应当禁阻的愿望;其意向伪装变形成为幸运的偶然机会。例如像我的一个友人所曾做过的,他很不情愿地搭火车到乡下去访友,后来在某站换车时,竟误上了回城的火车。又如旅行时很想在某个地方停留,但是由于和他人在别处有约定,而无法在该地停留,但是后来他延误了时间,或下车下错了地方,因此遂可以满足其想耽搁的欲望。或者如我所曾治疗的某病人,我禁止他打电话给他所爱的女人。他想打电话给我,却“错误”地“心不在焉”地打错号码,因此又和她通话了。下面由一个工程师所叙述的话,颇可以说明破损物件及直接动作错误的实际意义。

“不久以前,我在一个中学里的实验室和几个同事做有关弹力的实验。这是我们自告奋勇的工作,但是所耗时间却已超出我们的预算。有一天,我和友人F君一起进入实验室,他表示自己家里很忙,实在不愿在此耗时太久。我十分同情他,忍不住半开玩笑地谈到一星期前的事说:‘我希望这个机器会再毁坏,让我们可以停止工作,并早点回家。’F君被安排的职务是管理压缩机的气门。换言之,他必须慎重地打开气门,好使加速器的液体压力慢慢地放入水压机的圆柱体内。领导实验的人站在水压计旁边,到了压力适中的时候,便大声叫道:‘停止!’一听这个命令,F君乃将气门用尽吃奶之力向左旋转!(凡关气门须向右转,这是毫无例外的。)于是加速器内的全部压力立即泄入压缩机内,以致其连接管不胜负荷,有一个马上破裂—这是安全无害的意外,但却足够使我们不得不停工回家。不久之后当我们讨论这个事件时,我的朋友F君已记不起我以前所说过的话,而我则每个字都记得清清楚楚,这点实在是相当特殊。”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