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街:王公贵族扎堆儿聚首
蒙元贵族崇佛,因此皇家直属寺庙的地位相当高。而护国寺就是元末丞相脱脱捐出自己的丞相府之后,在此规模上改建而成的。该寺的住持、僧人都是王公贵族的替身和代言人,连一品翰林、书法大家赵孟頫也是该寺的弟子,并在此留下传世碑记,可惜今已不存。
虽说到了清朝,护国寺已经不再是首屈一指的皇家寺庙,但是仍为八旗之首的正黄旗领地。庄亲王、醇亲王的王府齐刷刷扎堆儿在这条不长的小街上。可惜的是,因为支持义和团并在王府设拳坛,庄王府之后被八国联军从地图上彻底抹去了。
当年的护国寺街东口、德内大街两侧的地皮,皆为权倾一时的庆亲王所有。如今的庆亲王府已是部队大院驻地,戒备森严、岗哨林立,让人无法一窥究竟。就连庆亲王奶妈的宅子,虽然按制度大门略小,但也是驼脊高墙,墙高出一般民居许多。不禁让人想起《红楼梦》里的袭人之母的一句话——荣国府上的丫头,就是外面人家的小姐都比不上的。
如今,这座挂牌护国寺街10号的精致宅院同样身价不菲。当我们怀着探视之心进入这所宅院时,不禁吃了一惊。一打听,原来这里经营的是京城官府宴代表——谭家菜。虽说老板极为低调,不仅门脸儿小,还不挂招牌,但摆在小会客厅里的一溜儿名人留影已彰显了这里的“不同一般”。
再往胡同里走,如今护国寺52号至66号的广大区域,清代都属于醇亲王。如今64号小院为街道办公用,56号成了学校。而最具传奇色彩的则是52号三进式四合院,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这里还住过“王爷”。末代皇帝溥仪的弟弟溥杰在回忆录中写到,当年他从东北战犯劳改所释放回京,周总理亲自安排他落实政策,住进了其父载沣留下的这座宅院里。“汽车在护国寺街52号门前停下,这是我们的新居,也原本是父亲醇亲王的产业……”溥杰和夫人嵯峨浩于20世纪80年代先后辞世后,这座小院几经周转,现在为一家公司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