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国风情在美国(4)

大汗之国:西方眼中的中国 作者:(美)史景迁


孔子说:“人们总说自己不被了解,如果你修习六艺中的御术,是不是就能有所表现?还是去修习射术,乃至于公众演说之术?”

子路*说:“我将整治国防,使人民勇于作战!”

求说:“如果我是一省的封侯,我将把省内的秩序给整治得比以前更好!”

赤说:“我则宁可治理一间小山上的庙堂,使其仪式一切合乎礼法。”

而点,将手按在琴弦上停止弹奏,琴音在手离开琴弦之际仍低吟不已,如轻烟般袅袅而上,直入林间。

点仍顾盼着琴音,边说:“一处古老的河湾水塘,几个男孩噗通一声跳下水,或坐在矮树底下,弹奏着曼陀铃。”

孔子对他们一视同仁地笑着。

曾皙?非常想知道谁回答的才对。

孔子回答说:“他们回答的都对,也就是说,各有各的特质。”[8] *之前的几行,庞德把四个学生里的子路给省略了!

?庞德把孔子的问题以及回答都给搞混了,他同时误以为曾皙与点为不同的两个人。这首诗似乎道德与政治意义兼备;中国人也一直抱持这种观点。由于作了修饰,庞德让结尾出现了完全不同的面貌。无论是在中文原文,还是其他按照原文翻译的版本里,结尾都不是“孔子说,‘他们都回答得很好’”,真正的中文原文是,“孔子叹口气说:‘我最欣赏点的答案。’”(译按:《论语》原文为“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9]由于同意每一位门生的看法,庞德笔下的孔子不再武断,正因如此,圣人也失去了他最重要的特质之一 ——判断力。为了让儒家思想世界化,庞德有意使孔子随和。

这种基于意识形态而非诗作本身需要以扭曲原文的做法,在《诗篇》的结尾处特别明显。在这里,庞德以蒙太奇手法将《论语》中几个不同段落集中到了一处:孔子说:“王以中道治理,

将国家治理得很好,

我能记得

从前史家在书写中留白,

以留给他们不知道的事情,

但那时代似乎过去了。”

孔子说:“若无人格,你将无法在那乐器上弹奏

或演奏适合颂歌的音乐。

杏树的花

从东摇到西,

我试着使它们不坠。”[10] 对于自己不懂或是不同意的部分,庞德不会随意掠过,相反,他会加入自己的话。在第十三篇的这首诗里,最后三句气势雄浑的句子,就是庞德大力润饰下的成果。在《论语》里,这段文字原本就比较受争议,特别是有关勾动乡愁的果树花这部分。因此,无论是“杏”这么明确的字眼,还是极可能暗指横跨中国及西方文化的“由东到西”这种锐利的句子,都是庞德自己的贡献。[11]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