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媒介重组与权力再分配(2)

社交红利 作者:徐志斌


社交时代里,去中心化的架构导致了任何一个账号和用户都是一个传播节点,编辑已经无法实现控制。最先开始变化的是内容本身,视频网站Youtube崛起前后,就让许多身处新闻现场的普通人成为“撰写/拍摄”报道的核心——世界上每天大事小情随时随地发生,记者总是无法及时出现在现场,但普通的民众一定有人在那里,他们甚至就是当事人。博客在发展过程中也扮演过类似的角色。社交网络的大规模普及,让这一切变得更加容易:拍摄视频,撰写博客,发布出来,无论从哪一个角度上看,都是难度比较大的工作,而微博,一句话一张照片就可以让这一切迅速传递。尤其是随着现场诸多人的共同补充,及场外更多人意见的表达,事件拼图被不断丰富和完善,形成众人汇智的局面。

随后是阅读习惯的变迁,在微信、微博、QQ空间等各类社交网络上,人们更加依赖阅读好友们推荐的文章与链接,尤其是他们发出的关于新鲜好玩事物的信息。

这背后折射出媒介权力的变迁,即人们不再信赖过去的权威媒体,媒介权势的迁移速度超过过去任何一个时代。网络媒体时代,这一过程已经不可避免地从传统媒体部分让渡到了网络媒体身上,但当社交网络蓬勃发展时,更多的媒介权力开始转移到社交网络中。如前所述,这种变迁源于好友关系链及依附在其上的信任,不再是对有着“专家”身份的盲目崇拜。央视“3·15”晚会风波即为例证之一。

迁移刚刚展开,速度会越来越快。

这其中,生产方式的变化再次激活了原创作者们的活力。有一定规模的微博内容账号与微信自媒体账号已数十万计。只是,狭义的“自媒体”就像博客和报道一样,内容丰富而大多是长篇,最终也会像博客一样,能持续稳定提供高质量内容的将为数稀少,质量不稳定会自然限制这个群体的壮大。广义上,每个有影响力的用户都将变成自媒体,不管是名人明星、已成规模的微博内容大号、微信公众账号,还是普通的用户,都会不断承接着由信任赋予的新的媒介权力。媒介流失的权力很大一部分会返还给每一位民众、每一个专业人士本身。

如在媒体大篇幅讨伐快餐行业使用“速生鸡”事件中,就有许多普通民众在微博中发表长微博,指出在科技发展的今天,品种的优化使得禽类的45天出栏并不是“速生”。这些普通专业人士发出的声音在社交网络中反而被更多采信。

民众在社交网络中获得的媒介权力,不论它有多大,能够覆盖多少人群,都会不可避免地发生作用,尤其是结合好友间的信任背书。这样的案例我们所见更多:湖南台《我是歌手》栏目吸引了不少用户的目光。在腾讯微博上,有一位用户写道,“好久没看电视,最近听说了《我是歌手》栏目,便上网看看。听到黄贯中的《海阔天空》,眼泪莫名其妙地不停往下流,感动得不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