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的四种作用
2013年3月,我用长微博的形式将一篇文章发在了微博上,因为讲述的是房价与房租的飙涨现象,这条微博随后有500多位听众粉丝进行了转发。这个数字超过了以往数倍。
转发的提高,和两个特点相关。一是内容本身,房价与房租当下的热点是许多工薪族的心头痛。在转发中看到了大量转发并主动@其他好友的现象,显示出这一话题在不同群体中的热度与关注度。二是发长微博导致的闭环便利,听众点开长微博浏览文章内容后可以直接讨论转发。以往的形式则是发出文章及链接,听众会跳出微博页面访问浏览,无法便利地讨论。转发数量的提升,也带来了听众的增长。当天被转发过程中,有近40位高质量用户收听了我的微博账号,里面有10位认证用户,其余也都有稳定的听众数量。
这并非是鼓励发长微博,而是强调现在微博方便用户浏览后再度转发评论。发布微博内容的形式的细微调整,带来了行为的极大改变。一个小便利的提供,就促使信息流动到了更多用户面前,继而引发了更大的覆盖效果。
观察单独的一条条微博或者微信消息,我们总能看到细微处带来的结果差异,如一些人分享的信息呼吁别人转发,或者公众账号里的文章也会提醒用户点击右上角的分享按钮、扫描微信二维码收听账号,都是这种细微差异的体现。
从愿望出发,企业总是希望每条被用户分享或评论转发的消息给自己带来四种结果,它们分别是:带来高质量的转发互动、带来口碑、吸引目标用户群(追求更多粉丝)、吸引用户点击链接或购买。我们可以从具体的典型信息中来感知其中不同诉求的表现差异:
高转发诉求。追求高互动高转发的微博内容,更多贴近用户的心理,追求热点,在爱心、侠义心和好奇心上下功夫,引发听众和粉丝共鸣。刚刚提到的关于房价和房租的博客文章符合这一典型特点。作为大众关注的热点事件,此间媒体上纷纷报道着相关二手房的销售数据,以及购房人群抢在“国五条“新政实施前抢购二手房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