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大会会场;源起(2)

民主的奇迹:美国宪法制定的127天 作者:(美)凯瑟琳·德林克·鲍恩


原来名称是后来才叫开的。如果一起始就打着立“新宪”的主意,起码有三分之二的代表都会裹足不前。而报上也只是说在费城要召开一场重大会议,或称为“联邦大会”,并且总不忘用古雅的复合元音拼出“联邦”(Foederal)一词以示慎重。而会场内外,众人对会中正在起拟的法案,以及自己打算起拟的内容,都毫无把握。早先于2月份在纽约召集的国会,已明令这场费城之会“唯一且特定的任务,系修改现行《邦联条例》”。国会可丝毫不曾提过什么新宪法。对十三州而言,以《邦联条例》作为宪法已经足够了;从1781年以来,大家不都是靠着它的庇佑这么过来的么。《邦联条例》第三条载道:“……准此,以上诸州互结稳固之友好同盟……”也许打仗拼命时,为了赢得这场战争,可以光靠友谊就使全国上下一心共赴患难,但是在平时,光仗着友谊却是不够的。可怜的邦联,只是单凭大家的信用存在的空架子,既无实力收税、保国御敌、偿还公债,更遑论倡兴贸易与商务了。1781年的那一天,约克敦大溃英军的捷报传来,国库竟然穷窘到连支付递报佳音的信差费用都捉襟见肘。在会诸公只好各自掏腰包,每人拿出一块钱才应付过去。国会在无计可施之下,只好向各州发出征用令,华盛顿对此现象有一说:“国会怯怯地有请诸州解囊。”但信寄出去常常石沉大海,其中尤以新泽西和纽约两地最为顽强。1787年10月1日的《纽约邮报》上有一个简单明了的告示,它登过两回:本年度纽约州应缴款项,本人迄今尚未收到分文。

汉密尔顿

联邦征税人

而那些照规定完税的州呢,更是打心眼里看不过去,愤愤不平地指责着抗不应命的几州。弗吉尼亚有人曾在1787年写道:“新罕布什尔从停战以来,就没有缴过一个子儿,而且他们打算就这么一直赖下去。至于纽约,他们付得起,那是因为他们可以打劫新泽西和康涅狄格。而新泽西为了报复和利害关系,一定会大干一场的。”

其实,《邦联条例》不敷应用、亟需修改的情况,大家都心知肚明。历届国会议长除了一再向各州去信催款外,也再三要求各州议会投票授予国会更多的权力,各州议长也分别吁请州议会提案加强国会的权力。可是始终一事无成,毫无动静。最早推动修法改革的人士当中,以华盛顿、麦迪逊和汉密尔顿三人最为突出。虽说史家们迄今仍有争议,为麦迪逊作传的人士也大费周章地为他抢功,但根据各项证据显示,最强有力地促成1787年制宪会议召开的人,似乎非汉密尔顿莫属。但是,如果我们说,麦迪逊在理论逻辑上看出了会议的必要,汉密尔顿以滔滔雄辩宣扬了会议的必要,那么华盛顿是以亲身的体验,很早就深深感受到邦联力量的薄弱。对英作战争取独立期间,眼看他的部队饱受补给不足之苦,鞋子、肉类、军火、军服、营房、药物,可以说要什么缺什么;身为总司令的华盛顿在信中往往怒气冲天,充满了愤懑之情:“我们当中生病的打着赤膊,没病的打着赤膊,不幸被敌人俘虏的也照样打着赤膊。”当年面对着部队的如此窘况,国会不是一点也未曾帮忙吗?总司令亲笔签名的急件,从剑桥、哈林高地、莫里斯敦、福吉谷各处阵地飞驰国会,有云:“1780年5月27日,莫里斯敦。本人无限痛心地知会国会,肉类再度短缺,亟需补给。”而一筹莫展、不受各州议会支持的国会,只能不通气地回复:“上一回作战,军服都是由士兵自己筹措打理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