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国还需要做对什么?(4)

改革的逻辑 作者:周其仁


后危机时代,需要面对“货币宽松”、“财政负债”等问题

《中国青年》:2007年由美国蔓延向全世界的金融危机为中国的发展带来的新的挑战,面临这场来势凶猛的全球性危机,不少经济学家都做出了悲观的预言,您对中国经济的整体趋势还是一直持乐观态度的,您的信心来自哪里?

周其仁:真的不是乐观,只是比较客观。

当时有判断,认为中国既然过度依赖外需,而美国和发达国家经济出了大问题,中国就一定被连累得不轻。2008年10月的时候,有人甚至预言中国经济要保零也难。我自己去了珠三角和长三角不少地方看,外销订单的确一时掉得厉害。不过,我也看到在全球化打通的条件下,中国与欧美日本各自的比较优势还是大有潜力,中国综合的成本优势并不因为金融危机爆发就消失了。美国经济高度发达,其进口需求经由金融而形成,金融危机当然冲击需求,但只要金融稳下来,它的进口需求还是会上来的。

此外,中国连续多年高速增长,内需是存在的。民间、地方、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冲动还是非常强烈。加到一起,也就是在2008年10月市场价格纷纷跳水之际,我说中国经济衰退的可能性等于零。我还认为,说本次美国金融危机比1929~1933年危机还严重,恐怕有点言过其实。那个危机的货币环境是金本位体制,市场恐慌了谁也难有大作为。但是当代的美国欧洲,哪个还实行金本位制?都是法定不可兑现的货币——市场中人怕了,政府只要有胆印了票子用直升机撒,别的麻烦会有,但像美国历史上那样的大萧条却不可能再现。

《中国青年》:您认为所谓的“后危机时代”已经到来了吗?

周其仁:早就是后危机时代了。美国股市2009年3月后涨了60%,那还叫危机?西方政要不肯断然宣布“退出”刺激政策,不是他们的经济没有复苏,而是经济复苏与就业脱了节,成为所谓“无就业增长的复苏”。所以他们举棋不定、进退为难。这是值得关注和研究的现象。至于中国,2009年信贷增加9万多亿,广义货币的增加超过GDP增长很多,更早就不能称之为危机了。现在要面对的是应对危机时所付出的那些代价,如货币过于宽松,还有财政负债、主权债务危机等等。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