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的高潮,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唐朝、宋朝、明朝、清朝,这都是个重大的节日,无论是长安、汴梁还是北京,主要街道全都搭起彩棚,花灯高挂。据说唐朝的长安城,原本是实行宵禁的,但元宵节前后三天,允许“放夜”。甚至皇帝也参与其中,不惜斥巨资搭建巨型花灯。有人带头,老百姓自然不甘落后,摩肩接踵,争先恐后上街赏玩。
到了宋朝,汴梁灯会的主要场所在御街(皇宫正南的大街)上,开封府搭建的彩棚正对皇宫宣德楼。御街两旁歌舞百戏无比喧哗,声震十数里。吞铁剑的、玩木偶的、演杂剧的、说书的、吐五色水儿的、炼丹的、弹琴吹箫的、驯猴的甚至驯鱼的、驯蚂蚁的、驯蝴蝶的……整个御街那叫一个热闹,走都走不动。
和唐朝一样,宋朝元宵放灯也是三天。后来有所改变,汴梁可以放五天。《铁围山丛谈》说,民间传说,是吴越王钱俶来见宋太祖赵匡胤,出钱买了两天灯,从此变成五天了。实际不是这样。真实的情况是,后蜀孟氏投降,时间正好是正月。宋太祖心里高兴啊,下了旨意,开封元宵放灯,三天延长到五天。
到了明朝,北京观灯的主要场所在灯市口,绢纱、烧珠、明角、麦秸、通草各种样子的花灯,从正月十四就已经被店铺挂了出来,做买卖的还会出灯谜招揽顾客,猜对了就送小礼物。还有人从燕山峡谷里采来大冰块,雕琢成花灯。烧火判儿也是受欢迎的节目,商家用泥土塑成个判官,中间是空的,里面塞了柴草,点起来,噼啪作响,火星子从眼睛嘴巴里往外冒,十分好看。据记载还有鳌山灯,十分巨大,就是用青瓷做的三千多盏小灯,在大架子上,摆出一个图案来,图案还能不停变幻。点鳌山灯往往是灯会的高潮。
元宵节过多长时间呢?《万历野获编补遗》里转载了永乐年间的圣旨原文:“正月十一至二十日,这几日官人每都与节假者,民间放灯,从他饮酒作乐快活。”宣德年间的圣旨则说:“上元届节,特赐百官假十日,在京军民如故事,张灯饮酒为乐。”法定假期十天,而且,一定要中央发布放假安排,和现在一样。正月十五,并非假期的结束。在唐朝的长安,正月过半后,都市时尚男女就要乘车跨马,出来赏花饮酒,往往找到一树盛开的花朵,立刻在它面前铺席子搭帐篷,喝酒吟诗。人最多的时候,竟然要“等位”,因为全长安的花都被人占满了。到了南宋,士大夫们还喜欢开春宴,在西湖上请客,从使相亲王,一直请到郎中邸官,连绵不断的宴请要持续到清明——这实在是太铺张了,最后这个习俗慢慢被废止了。
假期最长到什么时候呢?陆游说,成都人放假,要放到农历四月十九日。那一天叫浣花日,“自开岁宴游,至是而止”。于是那一天,人们倾城而出,锦绣夹道,到浣花溪杜甫草堂游玩。有趣的是,成都多阴天,但浣花日那一天肯定放晴。陆游在四川待了几年,屡次去浣花日集市,每次都是晴天。他说,成都有句俗话:就算是白头老人,也没见过浣花日下雨。
这么悠长的假期,是怎样的幸福啊,难怪大家都说成都人自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