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英雄之旅
既然含苞待放带来的是痛苦和压抑,何妨欢欣地吐艳绽放?
——阿耐伊斯·宁(Anais Nin)
转变与我们的暗影 在某个时候,我们过去的行事方法不再行得通了。在过去为我们赢得成功的态度和行为,不再使我们得到想要的结果;曾经使我们感到自豪的赞誉、挑战和成就,不再令我们感到满足了。发展策略不能再带来满意的效果。曾经繁荣兴旺的品牌和企业,如今举步维艰,既不能为他们所服务的客户带来星级服务,也不能振奋他们所雇用的员工的精神。不知怎么地,在没有任何合理解释的情况下,曾经在过去非常应验的“成功方程式”失效了。于是我们明白,不管我们是否乐意,是时候作出改变了。
这种对改变的期待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呈现。有时,它大摇大摆地闯入我们的生活:当我们的团队或公司经历一场极为重要的机构重组,或是遇上市场崩盘销售额直线下降的时候;当我们生病,或是因为个人生活中失去某些事物而令我们的世界混乱一片的时候——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改变无处不在。在其他时候,对改变的期望是不太容易发觉的,它是一种悄然无声的无法摆脱的感觉:我们正在浪费自己的生命,我们有能力获得更多,我们并没有发挥出自己真正的潜力。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似乎选择了一条正确的人生道路,但是从根本上来说,这条道路缺乏激情、目的和意义。或者,我们有一种藏在心里却强烈的直觉——世界正在改变,作为领导者和企业机构,我们需要适应这种改变,在不断演变的世界中力争上游、保持竞争力。
当我们听到内心对改变的渴望时,我们是怎样应对的?通常,我们装聋作哑,放任不理。如果没有充足的理由,神志正常的人不会主动跳入“转变的烈火”中。我们清楚地知道,在改变的道路上,荆棘密布,危险和挑战随处可见,我们不敢贸然踏入。因此,我们选择视而不见,故意制造重重障碍,浪费饱满的热情。我们采取所熟悉的以前的方式——那些在过去使我们获益良多的方式,继续努力。与此同时,为了安抚自己对转变的殷切期待,我们也许会做出一些表面的变化:作为领导者来说,我们也许会承担一个新的职责 ;作为组织机构来说,我们也许会重组结构,开发新的体系和生产过程,修改我们的初始策略,迁移办公室或是调整我们的产品供给。这种表面的变化也许在一段时间内会带来效果,但最终,它很少能够充分满足我们内心对改变的更加深层次的需求。
真正的转变需要我们作出更多改变,它要求我们里里外外深层次地改变:不仅改变我们正在做的事,而且改变我们内在的自我 ;不仅改变我们采取的行为,而且改变我们的世界观。它要求我们深入地剖析自己,摒弃旧的观点。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崭新和有创意的方式将事件重组,看清本质。作为领导、组织机构和社会团体,我们要将过去埋葬,将过去的我们丢弃,为将来的崭新自我创造生存条件。这一转变要求我们忘记过去的本体——我们安逸舒服的所在,跨步前往未知的未来——不断变化并且不可预测的未来。这是一项具有挑战性并且常常令人感到害怕的艰苦工作,它需要极大的勇气。
我第一次体会到这种转变是在 2004年,当我离开联合利华公司时,在全球销售市场方面,我创造了成功的职业生涯。辞职后,我开始步入未知的未来。我耐心地花了几年的时间满足自己的好奇心,终于闯出名堂,踏入了一个新职业——通过我自己的公司“野性的力量”来帮助领导者和组织机构经历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