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佛陀的苦行、顿悟和反叛(1)

印度,漂浮的次大陆 作者:郭建龙


第六章 佛陀的苦行、顿悟和反叛

每一个佛教徒都有自己的朝圣地,汉族人喜欢去普陀山,藏族人则选择了拉萨,或者去神山冈仁波齐,尼泊尔人选择蓝毗尼。然而,有一个圣地却是全世界佛教徒都向往的,那儿被当做宇宙的中心,它就是位于印度比哈尔邦境内的菩提迦耶(Bodhgaya)。

菩提迦耶的大菩提树下,每天都会迎来无数的善男信女,他们面向着树旁的摩诃菩提塔念诵着经文,或者顶礼膜拜。在这棵树下,佛陀曾经通过修行,参悟了后来的佛教教义。

我从瓦拉纳西坐火车抵达附近的迦耶(Gaya),再转汽车到达菩提迦耶时,恰好前几天刚在这儿举行过一场盛大的佛教法会。此刻,那些参加法会的信徒还没有全部 散去,在摩诃菩提塔的周围,各种各样举着转经轮的人们纷纷攘攘,树下的空地上,一群群的人们席地而坐,听着录音带中的法师们诵经。

摩诃菩提塔是一座几十米高的金字塔形佛塔。这座后人所建的塔并不是佛教时期的产物,却带着典型的印度教风格。佛教的塔与印度教的塔来历并不相同,佛教的塔是从高僧大德的灵骨塔转型而来,除了中国的佛塔之外,大部 分都有坟丘一样的半圆形基部 。而印度教的塔则是神庙的一部 分,印度北方的神庙往往有一个高耸的顶部 ,顶部 有时像金字塔,有时呈梯形,但更多的时候像玉米穗;南方的神庙则往往有高耸的梯形门楼。摩诃菩提塔位于印度的北方,是一座典型的金字塔结构塔。很可能在建设时,佛教传统的塔建筑已经失传,于是参照印度教的样式建立了新塔。

悉达多顿悟的菩提树也已经不是原来那棵。老的树已经在100多年前死去,然而,在阿育王时代,阿育王的女儿曾经取走老树的一根枝条带到了斯里兰卡,培育了一棵新树,当老树死去后,人们又从新树那儿截了一段枝条带了回来,长成了目前的新树,算是和老树有血缘上的继承关系。

在菩提树下,我遇到了一位年轻的尼泊尔喇嘛,他送给我一片菩提叶,请求我接受下来。他在我身边坐下,开始讲自己的故事。他告诉我他从小就开始学习佛经,直到成年,由于过于虔诚,没有时间挣钱,希望得到我的捐助。我将菩提叶还给了他,转身离去。对我来说,一个从来没有尝试过养活自己的人,在学习佛经时是得不到顿悟的。

当年悉达多曾经经受了无数的苦难,才领会到了佛法的真谛。他曾经在不远处的小山上苦行多年,由于饥饿,人变得如同一把枯骨。

在佛教的经典中,常常把佛陀的苦修说成是经受了各种邪魔外道的诱惑,但我想,他的苦难更多来自于内心,他需要一套符合逻辑的完整理论,并且要坚信这个理论,这个过程是最痛苦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