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进的道路并非是一帆风顺的。1988年的“停缓建”命令之后,紧接着是全国房地产开发公司的情况整顿,这也是配合压缩投资高涨、防止过热的重要措施。
我坚信,房地产开发将是未来中国发展的重要路径与手段,我要努力将“死缓”的判决变成再生的动力,要想尽一切办法生存下去。
为了挽救合资公司的危机,华远通过区政府协调,将三层商业楼面还贷前的无偿使用权转给了合资公司。
前后与贷款银团多次协商、扯皮,大约用了一年多的时间,终于基本达成了重组贷款的一致意见,扭转了这一连串的危机局面。
那天,当代表贷款银团的代理行代表到京时,担任华威大厦总经理的王汉光告诉我说,只给他办理了24小时的入境签证。从其10点多到京后就开始紧张的谈判,许多问题的细节上双方仍有许多争议,律师、担保银行、合资公司、翻译都在各种大会、小会中拖得筋疲力尽。到晚上12点时双方仍未达成协议,这个犹太人却无法离开中国了。我再次与王汉光、中行担保行的蒋月萍共同商量,坚持必须签署完重组贷款合同之后才去为其办理延期签证,让其离境。
终于在凌晨4点钟左右,各方就合同文本条件达成了一致,开始打印装订文件,各种文件最终摞在一起有一米多高,都是中英文双语文本,仅签字、盖章就用了两个多小时。凌晨,我们非常抱歉地将中国银行北京分行的牛忠光行长从熟睡中叫醒,并拉到谈判桌上来签署各种文件,直到早上8点多钟才最终完成全部重组贷款文件的签署,所有的人都终于松了一口气。
为犹太人租用的宾馆只有未打开的行李箱待了一晚上,所有人都吃的盒饭,一夜没有合眼。早上我们为犹太人换了机票,将其送上了飞机。其实我们根本没有能力只为其办理在京只停留24小时的签证,但这种虚假的消息也许会有助于我们促成双方尽快地达成协议。
这次重组贷款合同签署之后,贷款的额度增加了,但执行合同并没有再出现问题。尤其是邓小平的南方谈话之后,市场经营情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合资公司在王汉光总经理的管理之下(我虽是合资公司董事长,但从未管理过具体的事务)不但实现了经营的目标,反倒是真正地实现了提前还贷。1998年出现亚洲金融危机时,贷款银团出乎意料地向我们提出,如果有需要,银团可以再提供新的贷款。正是因为严格地按期还贷和提前还贷,让双方有了充分的理解与信任,2001年我们还清了所有的银团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