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生命的思索》二、巴黎和柏林:1898年至1899年(2)

生命的思索:史怀哲自传 作者:(德)阿尔伯特·史怀哲


根据吉尔-杜劳特曼的理论,演奏时,手指一定要感知它与琴键之间的关系。演奏者必须掌控从肩膀到指尖整个机体的宽松度,避免不自主和下意识的颤动。当手指预备实施某个动作时,永远都要竭力弹出意欲弹出的效果。轻快的触键可以产生良好的共鸣效果,但是指尖必须始终清楚如何按键、如何释键。在按键和释键过程中,手指必须意识到自己正灵巧地摆动,或向内(向拇指)或向外(向小指),当手指沿同一摆动方向接连按下若干琴键时,便可促使相应之音色与和弦的有机结合。

若手指摆动方向各异,音调的本质会产生分解。借由手指与手掌训练有素的摆动变化,演奏者即可弹出不同的音色及明确的层次。演奏者意欲获得与琴键间心领神会、信手拈来的完美关系,需竭力培养手指的触觉。当手指动作达到运用自如、丝丝入扣时,演奏者便能正确诠释、完美呈现各种音色及情感了。

吉尔将其理论推至登峰造极之境,宣称只要指尖功夫深,非音乐人也能磨成针,获得高超的音乐造诣。她从钢琴触键生理机制切入,力图研发有关艺术本质的一般性理论。也正因为如此,她对于艺术触感之本质研究原本应该是合理且有力的,却融入了某些深奥怪癖的想法,致其研究未获成功。

在吉尔-杜劳特曼的指导,及个人努力下,我彻底优化了双手的运用,逐渐掌控了自己的手指,这对演奏管风琴大有裨益。

尽管菲利普的钢琴指导模式比较传统,却也非常重要,使我得以规避吉尔褊狭模式之羁绊。由于两位恩师彼此互不相容,我必须隐瞒自己也是对方的学生这一事实。麻烦接踵而至,上午跟吉尔学琴时,我要运用吉尔的弹奏模式;下午跟菲利普学琴时,我得切换成菲利普式指法。

吉尔-杜劳特曼于1925年辞世,至于菲利普,我跟他的关系如同与维多尔的关系一样,至今依然保持着深厚的友情。通过维多尔,我在巴黎结识了许多志趣相投的人墨客。他对我的物质生活也是关怀备至,好几次见我入不敷出而三餐难乎为继时,课后带我到卢森堡附近他熟悉的餐厅去大饱口福。

父亲在巴黎的两位兄弟和他们的妻子待我都不错。年纪较小的查理士,一位知名的预言学家,在现代语言教学改革方面颇有建树。通过他,我认识了若干大学教育界名流。多亏这些好心人的帮助与陪伴,我对巴黎产生了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

尽管参与了大量艺术和社交活动,我还是顺利推进博士论文的研究和写作工作,当时我身强力壮,不怕熬夜,甚至整夜不眠第二天还能出现在维多尔老师面前弹琴。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