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沟通交流需要这种能力。比如,我写本书时,用计算机输入,我可以通过软件查看文字正确与否,可是计算机不能检查我所写内容是否有情感上的力量、是否有激情或者是否有感染力,引起读者的共鸣。这些另外的有效沟通的关键因素在于情感能力,即预估读者反应、调整表达内容以便产生有意义的情感效果的能力。
最具说服力的有力论辩不仅由大脑而发,更由心而生。思维和感觉的紧密协调是可能实现的,这要通过构成头脑高速路的东西实现,即通过连接到前额叶的神经束实现。这些神经束是负责决策的中枢,该区域位于大脑深处,支配我们的情感。
如果一个人的关键连接处损坏了,那么尽管他的智力丝毫不受影响,情感方面却丧失了相关能力。换句话说,他可以在智商测试和其他认知能力测评中获得高分,但是在工作中,甚至在生活中,他不能像那位空姐一样有效运用情感的艺术。
因此,纯粹的认知能力和倚靠情商体现的能力存在巨大差异,这种差异体现了人脑的平衡分工。
什么是情感能力
情感能力是一种建立在情商以上的、可后天习得的能力,一个人在工作中表现得出类拔萃也有赖于这种能力。想想那个空姐使用的技巧。她富有感召力,这种感召力也是很重要的情感能力:让他人以自己所期望的方式做出反应。这种能力的核心包含两种能力:一是同理心,包括理解他人感受的技巧;二是社交能力,这种能力让人以巧妙的方式处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
自我意识、激励、自我调节、同理心和处理人际关系,这五个因素是学习实用技能的基础,而情感能力决定我们学习到实用技能的潜力有多大。我们的情感能力会显示出我们把自身潜能发挥出来的程度。比如,“擅长服务客户”的基础就是同理心。同样,“诚实可靠”的基础就是自我调节,“控制冲动”和“管理情绪”也是基于自我调节,而“擅长服务客户”和“诚实可靠”这两种能力都能让人在工作中表现出色。
只有情商高不能保证一个人一定学会工作中所需的情感能力,情商高只说明他们具有极大的潜力学到所需的情感能力。举例来说,一个人可能具有很强的同理心,却不一定拥有基于同理心的相关能力,比如优良的客户服务素质、一流的指导能力,以及将散沙一般的团队团结起来的能力。同样道理也适用于音乐方面,一个人天生具有完美嗓音,还要学习歌唱技巧,才能成为优秀的歌唱家。否则即使他具有潜力也无法开创歌唱事业,即使拥有帕瓦罗蒂的歌唱天赋,也不能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