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两天的时间里,蔡斯带着巴菲特在纺织厂里四处参观,巴菲特觉得眼前的一切都是塞缪尔·斯莱特创业时的真实写照:一捆捆棉花原料消失在巨大的漏斗中,纤维被织成闪闪发光的透明网状物,细丝在上千台纺架上织成了纱线,最后又堆积到了一起。不论巴菲特有什么感受,在这个不再为人称道的行业中,还是有某种吸引人的东西存在,非常能体现新英格兰地区特有的气质。肯·蔡斯回忆说:
沃伦·巴菲特一直问个不停,关于营销的,关于机器的,关于我认为应该采取什么策略,公司该怎样发展,我们目前销售的是什么产品,我们主要的销售对象是谁……对每个细节他都刨根问底。
肯·蔡斯毫不避讳地指出了公司存在的问题,巴菲特认为找到了自己中意的人选。巴菲特并没有表什么态,但是在行程结束时,他给肯·蔡斯留下了一句富有暗示性的话:“肯,我会和你联系的。”
与此同时,西伯里终于意识到自己已经四面楚歌。1964 年,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一再要求回购股票,这样可以增加西伯里控制的股票份额。巴菲特对于是否要把股票卖给西伯里犹豫不决,他认为西伯里想在价格上使奸耍滑。
“他们俩在价格上有0.375 美元的差价”,否则巴菲特就会把股票出手了。查理·芒格回忆说:“巴菲特成为伯克希尔·哈撒韦的控股人绝对是偶然的。”
作为一家公司,其实伯克希尔·哈撒韦并不值得称道,但巴菲特觉得自己和西伯里之间的账还没了结,于是不想袖手旁观。巴菲特和西伯里在公司的运营问题上存在很大的分歧,巴菲特认为西伯里没有完全尽到责任。巴菲特同往常一样,还是让别人来为他唱白脸。
丹尼尔·考因和西伯里在他的象牙塔办公室里就此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交锋。西伯里大声地咆哮,说任何人都别想在他面前指手画脚。执行副总裁埃德蒙·里斯奇利知道丹尼尔·考因是在代表巴菲特说话,就冲了进来提醒西伯里说:“你不应该对我们的大股东用这样的口气说话!”
事态愈演愈烈。那位曾带着巴菲特参观工厂、言辞坦率的副总裁肯·蔡斯对伯克希尔的前途忧心忡忡。于是他和南卡罗来纳州的一家竞争对手厂家进行了一次谈话,想给自己找条退路。1965 年年初,斯坦利·鲁宾给蔡斯打电话,劝他少安毋躁。蔡斯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时,斯坦利·鲁宾神秘兮兮地说尽管相信他的话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