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前言(2)

老人言:老祖宗教你不走弯路的人生智慧 作者:胡卫红


释迦牟尼先是一一拜访全国有名的圣者,但无人可以帮他解开心中的疑团。于是,他来到尼连禅河畔,坐在树林中独修苦行。他身上穿的是树皮衣,晚上睡的是牛粪地,刚开始每天只吃一顿饭,后来七天进食一餐,一直坚持修行了六年。长期的苦修,并没有为释迦牟尼带来解脱之道,于是他放弃苦行,在尼连禅河中洗净了身体,渡过尼连禅河,来到菩提伽耶城外的菩提树下,沉思默想。

释迦牟尼端身正意,追忆过去的经历,渐渐入了禅定。一天凌晨,他目睹启明星,豁然大悟,感叹道:“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即得眼前。”

此后,释迦牟尼创建了佛教,在印度各地传道。经他的悉心指引、随时开示,许多弟子领悟了宇宙真谛,找到了解脱诸苦之方。据说,其修成正果的弟子有五百人之多,后世修习佛经而悟道者成千上万。

我们可以看到,释迦牟尼开创新的“道路”前,在黑暗中摸索了许久,走了很多弯路,吃了很多苦,几至牺牲生命;而跟从他学习的人,却少走了弯路,少吃了许多的苦,能够尽快领悟到佛学的真谛,尤其是大弟子迦叶,跟释迦牟尼一席长谈,即已开悟,这岂不远胜于在黑暗中摸索若干年?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向前人学习,追踪前人的足迹,就可以少走弯路或不走弯路,尽快地获得成功。

每个人都知道学习的重要性,但是,学习什么最有价值,最有用?我认为,有两个方面:

第一,前人的成功经验、血泪教训最有价值。我们不一定要做一个拓荒者,至少不需要在所有事情上都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前人万般吃苦、一朝开悟得来的真谛,我们何不直接“拿来”呢?

第二,与生活、事业息息相关的经验最有用。人际交往中,我们大多数时间进行的不是重要的人际交往,而是一般的人际交往。面对看似不那么重要的人和事,处理得当,则一切顺风顺水;处理不到位,人际关系就会变成一张网,缠得人动弹不得。所以说,解决人生中数不清的小问题,其实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前人做大事业的心得,往往被郑重其事地用高雅的文字记录下来,号称“经典”,供后人学习;而一些处理日常事务的经验,却通过口口相传,一代代流传下来,它们被称为“民间俗语”。民间俗语可能出自山野村夫,也可能出于名家大师,因其朗朗上口,通俗易懂,才得以广为流传。它们虽然有点“俗”,却是金玉良言;它们虽然主要针对世间俗事,却句句实用。学一些“俗”经验,少走一些弯路,生活就可以多一份轻闲,事业也可以走得更远。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