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能源独立”非我莫属(2)

中国领先一把:第三次工业革命在中国 作者:李河君


在化石能源时代,煤炭被称为“工业的粮食”,石油被称为“工业的血液”,没有“粮食”和“血液”,工业就无法正常发展。而化石能源存在分布不均衡和供需不平衡的问题,这成为左右世界政治秩序的重大因素,并由此产生了所谓的“地缘政治”问题,乃至恶化为国家间的纷争,比如普法战争。

1870年,普鲁士宰相俾斯麦故意挑起普法战争,占领了阿尔萨斯–洛林地区。该地区丰富的铁矿和德国的鲁尔煤田相结合,使德国一举成为欧洲最大的经济体,法国经济则从此一蹶不振。

普法战争催生了德国人文地理学家拉采尔的“地缘政治”理论,该理论认为土地才是国家间纷争乃至战争的重要诱因;1904年,英国地理学家麦金德提出了“陆权论”,指出矿藏资源是世界争夺的核心;同期,美国海军上校马汉又提出了系统的“海权论”,因为许多海峡成为输送石油的重要通道。

“地缘政治”、“陆权论”、“海权论”等一系列有关土地、资源、能源的概念将世界推向了殖民主义全球化扩张的轨道。正如麦金德在《历史的地理枢纽》中所说的那样:“谁统治了东欧平原,谁就控制了心脏地带;谁统治了心脏地带,谁就控制了世界岛;谁统治了世界岛,谁就控制了世界。”(详见附录案例1)

“地缘政治”观念贯穿了整个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历史,远到普法战争、两次世界大战,近到两伊战争和海湾战争,近代的重要战争无一不是因能源而起。

“一战”后,英国和美国几乎控制了全世界75%以上的矿物原料,德国、意大利和日本这三个国家仅控制了11%。1929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全世界都陷入了经济衰退的泥沼中,通过发动战争抢夺资源成为德、日、意三国重振经济的重要手段。

“二战”前夕,希特勒曾向媒体宣扬自己的“石油经济学”:“如果我们能够占有乌拉尔无穷的原料宝藏和西伯利亚的森林,而且,乌克兰无际的麦田也展现在德国境内,那么我们的国家就可以优游自得了。”而日本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扩展为太平洋战争,将战火推向美、英两国,其目的也是霸占资源—从中国的煤炭、黄金、粮食到印度尼西亚的石油。

“二战”后的国际纷争也多由石油引起,以两伊战争与海湾战争(详见附录案例2)最为典型。在这些战争中,中东的伊斯兰国家第一次意识到石油还可以作为战略武器,以减产、提价、禁运、石油企业国有化等手段,搞得人心惶惶。此后,“石油动机论”逢战必出,在海湾战争中,美国政府官员甚至连媒体都直面石油因素,“出兵是为了石油”这样的论调开始见诸报刊。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