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们没有明天(3)

坏孩子的天空:经典青春禁忌电影大纪录 作者:侯丹


画外之音

影片实际上讲述了两个大男孩儿和一个小男孩儿的故事。尽管基秀和俊泰都早已退学,在社会上漂浪多年,可他们的灵魂却长久地停留在各自灰色的童年时代。

这当然不是因为两人年少无知,不经世事。孩提时代的记忆太过深刻,而背负着沉重的过往,心仿佛被困在了一个巨大的迷宫里,找不到出口。年幼的俊泰因为弱小无力,只能眼看着母亲的绝望渐渐变成神经质的祷告。长大了,他依然势单力薄,一旦没了基秀,就只能孤身一人对付学校里那群坏小子。所以,他幻想有一支枪,幻想掌握力量来保护自己,保护身边的人。“有了枪可以做任何事。”俊泰曾以为只有成为像金社长那样的强者,拥有金钱和权势,才能远离伤害。这当然是一种单纯稚气的理解,是一种对力量的盲目崇拜。因为“强者”金社长就是这个扭曲社会的典型,是造成他们成长伤痕的始作俑者。当俊泰真正成熟时,不是浪漫潇洒地用一把枪去拯救一个落难的女孩,而是陪着小赫函去找妈妈,并耐心地回答他古怪的问题。用自己的双肩去承担,不要像那些冷酷自私的大人。只有在这个时候,他才理解了基秀那种看起来永无出头之日的生活究竟有什么样的意义。

作为哥哥的基秀性格内向,温柔隐忍,过着清教徒一样的生活。这不仅源于天性,更源于童年羞耻的记忆和深重的负罪感,不断有人“提醒”他曾经犯下的错误。片中年幼时的景象和成年后基秀痛苦的身影交叠在一起。他正处于生命中最繁茂的时节,却始终在为自己的过去赎罪。

然而电影最打动人心的地方并不在于曾经灰暗的时光。

“——你会做个好孩子吗?——会的。”

这句台词在影片里出现过两次。第一次是基秀和赫函的互问互答,彼时痛苦的记忆还盘桓在基秀的脑海里。第二次在片尾的旅途中,是赫函对俊泰提出的最后一个脑筋急转弯。电影里的赫函和童年俊泰是由同一个小演员饰演。这是一个隐喻。成人之后的俊泰和基秀遭遇了有着相似经历的赫函。但这次不同了,俊泰和基秀不再对一切无能为力,赫函就the boy of tomorrow,就是他们的明天。他们在不断成长,这一次会好好地守护自己的童年。

卢东石和金基德等人同是韩国独立电影界的领头羊,同样怀揣着赤子之心,孜孜不倦地剖析现实难堪或美丽的多面。电影基本采用的是交叉剪辑来展现两位主人公在不同时空的遭遇,平静节制的镜头有意无意地穿插紧张气息,把人物的情绪消弥在影像的节奏中。卢东石长于用不同的色调表达不同的情绪。在表现身处校园的俊泰和基秀时,画面呈现出一层淡淡的嫩青色,表现了少年时代的青涩、伤感和浪漫;在两人步入社会以后,画面色彩慢慢转变成墨绿,直至最后的灰黑,寓意残酷和悲伤;而在影片的结尾,画面再次明亮起来,暗示主人公们已经找回了自己的人生方向。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