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八年五月八日,所谓“行宪”后第一届立法委员首次在南京举行会议。是日中午,蒋介石在他的黄埔路官邸约集CC系、政学系、朱家骅系和黄埔系的国民党的中常委兼立法委员的骨干分子陈立夫、张道藩、谷正鼎(1903—1974,与其兄谷正伦、谷正纲称国民党的“一门三中委”。抗日战争时期,先后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天水行营政治部主任兼国民党特别党部书记长、三青团陕西支团筹备处主任。抗战胜利后,调任国民党中央组织部副部长、部长, 1949年去台湾。)、赖琏(1900—1983,1939年任国立西北工学院院长。1944年赴重庆任教育部常务次长。1945年调任中央执行委员会海外部副部长。1946年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吴铁城(1888—1953,国民党政要,陆军中将。1927年后追随蒋介石,历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国民政府立法委员、上海市市长兼淞沪警备司令等。)、王启江(黄埔军校政治教官。后任国民党中央党部副秘书长。)、刘健群(1902—1972,早年知遇于何应钦,曾任黔军军法处长、军需处长。1972年因心脏病卒于台北。)、黄宇人(黄埔军校第四期生,英国伦敦大学毕业。1929年任国民党中央组织部调查科干事、总干事。抗日战争期间被聘为第一、二、三、四届国民参政会贵州省参政员。1946年出席制宪国民大会。1948年当选为行宪第一届立法院立法委员。)、倪文亚、汤如炎、白瑜等举行午餐会,就立法院院长和行政院院长人选问题征询意见。实际上是想在立法院选举正副院长和对新任行政院院长使用同意权时,都应受党的约束,也就是唯蒋之命是听,不能有所异议。
席间,蒋介石先提行政院院长的人选问题。他说他想就张岳军(张群)、何敬之(何应钦)两人中选择一位担任行宪后的首任行政院院长,希望大家表示意见。久之无人出声。随后黄宇人起立发言,说:“何以不提胡适之?”蒋闻语面色一沉说:“书生不能办事。”停了一会,赖琏说:“我赞成何敬之先生。”蒋介石又说:“他要负责军事。”这就表明蒋介石要人们赞成张群当行政院院长,但没有人讲话。蒋等得不耐烦,即宣布表决:“赞成张岳军同志的请起立!”在座的人都站起来。
之后,蒋介石又提孙科、陈立夫为立法院院长、副院长候选人。大家对孙科当立法院院长都一致支持,但黄埔系的黄宇人、汤如炎和朱家骅系的王启江却对陈立夫当立法院副院长表示反对。于是他们同CC系的张道藩、赖琏展开激辩。反对陈立夫的理由是“立法院的正副院长,应以平素在党内党外少有恩怨的同志来担任,才能协调各方面的立法委员,为民主宪政树立良好的基础”,而陈立夫显然不能担负此一使命。蒋介石看到双方相持不下,即宣布表决,要赞成陈立夫的人起立。结果,不仅CC分子一致应声而起,就是黄埔系分子也相继起立,只黄宇人坐着不动,汤如炎做半坐半立状,蒋介石问汤:“你这个样子是赞成,还是反对?”汤如炎说:“我原来是反对的,既然大家赞成,我只好服从。”蒋又对黄宇人说:“民主是要少数服从多数的,你是否服从多数的决定?”黄宇人起立说:“我不过是代表一票,起立与否都没有实际的意义。”蒋听了十分震怒。宋美龄发现情形不对,对蒋低语道:“今天谈了很久,可以休息了吧?”蒋于是宣布散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