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电影《伊莎贝拉》(又译《蝴蝶》)是一部需要静心观看的片子,尤其是一老一少上山捕蝶的那一段。沉寂的山,恬静的心,却偏偏被单亲孩子小丽莎打破,这是酷爱提问题的孩子,正如幾米所称的那样,她正处在“布瓜的世界”——即爱问为什么,且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执著劲儿。
邻家爷爷被缠烦了,对小丽莎说:“亲爱的,现在我只想听到风声、鸟鸣和虫叫!”
孤苦的老人,满腹心事只有纯净的自然之声才能涤尽荡净。纯美的自然之声,在小丽莎心里就像紧密的鼓声,那一刻,她打开心门,和老爷爷成了朋友。
一路上,自然之声打动一老一少两颗心灵,他们结下深厚的唯美的忘年情谊。他们心静神安,听见了灵魂的声音,精神纯粹而澄明。
声线如丝,丝丝连着心。
一次带三岁的女儿去郊外某高校游玩,临近中午,牵女儿到食堂,正是学生就餐高峰,闹哄哄,乱糟糟。择位子让女儿坐好,我去窗口打饭。就在我打好饭,准备选菜时,隐隐地听见了女儿的哭声。真是隔山隔水一样阻隔着一重重的人,女儿的哭声居然穿透厚重的人墙,传到我的耳朵里。开始我还不敢相信,女儿答应得好好的,等我买好饭菜回来的,怎么会哭?但我还是不放心,菜没打完,就往女儿那边去,远远地看见女儿真的在哭喊,大叫老爸呢。也许是陌生环境不适应,也许是人多吵得骇人,女儿是真哭了。
那一刻,我为自己的特异功能而惊奇!转念一想,这种特异功能不是我的专利,它独属于天下所有的父母。世上每一个父母都有类似我这般的特异功能吧,一颗心永远被儿女的声音牵动着。
周濂说:“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
将睡未睡的人们,应该有这样一种奇妙体验,明明当时听清了,醒来之后,却什么也不记得了。声未入心,就像风过了无痕。叫醒一个打盹儿的人,也有规律可循,如果他真的睡着了,多叫几次必能叫醒,而那个百叫不醒的人,其实他只是一个未眠人。一个将声音坚拒于心门之外的人,他怎么能被人叫醒呢?
@静心:每一颗心,都能听出一种声音,哪怕再隐秘,哪怕再微弱,因为每一道声波,每一个声音粒子,都连着一颗爱的心。听听那个声,闻闻那个音,就像一个迈着碎步的轻盈的精灵,一步一步,进入心灵,进而打动灵魂。这就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声线,为烘托一颗宁静的心,而给予的奇妙力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