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十多年的不断发展,中国第三方支付行业在规模迅速扩张、迈入世界前列的同时,也逐步呈现出四大特性。
收入水平与交易规模存在巨大“剪刀差”
与国际同类企业相比,中国第三方支付企业交易额很高但收入较低。除了依托淘宝的支付宝,以腾讯为后盾的财付通,快钱、汇付天下等创新型第三方支付机构,以及银联电子、通联支付等基础较好的传统第三方支付机构有赢利以外,大部分企业处于零利润甚至负利润状态。
第三方支付机构中,交易额超过10 000亿元的有2家,其中赢利的2家;交易额在5 000亿~10 000亿元的有5家,其中赢利的4家;交易额在1 000亿~
5 000亿元的有9家,其中赢利的9家;交易额在100亿~1 000亿之间的有16家,其中赢利的10家;交易额在100亿元以下的有165家,其中赢利的仅51家。
可见,第三方支付机构的交易额超过万亿级水准线才能拥有较为稳定的营利能力。另外,在从交易额5 000亿元向万亿级跃升的过程中,第三方支付机构营利能力基本稳定,但也存在一定的营利不稳定性风险。交易额在1 000亿~
5 000亿元是第三方支付机构“不太大但也不倒”的区间。但交易额在1 000亿元以下的第三方支付机构营利是比较成问题的。
从中国第三方支付机构与国际上同类机构的比较来看,中国的企业规模上去了,但企业效率与国际机构还有较大差距。2009年,支付宝年交易额达到5 000亿元,年收入达到10亿元,收入仅为交易额的2‰。汇付天下年交易额达到6 000亿元,收入达到10亿元,收入仅为交易额的1.6‰。而美国PayPal年交易额920亿美元,收入34亿美元,收入达到交易额的3.7%,这一数值是支付宝的17倍,是汇付天下的34倍。2001年收单机构排名第一的第一资讯公司全球交易额达到2万亿美元,营业收入达到30亿美元,收入达到交易额的1.5‰。由此可见,虽然目前中国第三方支付企业的交易规模已经接近甚至超过国际同类企业,但收入仅大致相当于国际同行10年前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