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礼
仪式化的丧葬是耗费心力的大事,也是东周经济活动的重要方面。除了编纂于这一时期的礼仪文献,其他思想家(荀子、墨子、庄子)也对此做出论述,有些人,如墨子,质疑丧事的铺张。尽管有批评的声音,王侯还是为其后事耗费巨资。墓地成为较大城市的重要特征,齐王的陵寝建于从南俯瞰临淄的山丘上,中山王的陵园占据了都城外的宝地(见图3-7),赵国的邯郸(河北)和今江陵(湖北)附近的楚国都城有大量坟冢,凤翔(陕西)秦国的陵区占地21平方公里,有18个墓群。王侯陵寝的周围一定还分布着成千贵族墓冢,本章讨论的多数器物都出自墓葬。
这一时期的墓室是复杂的地下建筑,有些模仿生时的地上居所。棺椁置于石床上或以石块、木炭和防水膏泥密封,所有墓室似乎都可进入,自上修葺,墓道或有或无。随州曾侯乙墓的墓室宽21米,长17米,比安阳附近任何商代王室墓葬都大,中室的空间足以容纳图3-22中所见的庞大编钟支架和大量礼器,东室放置着曾侯乙和八个女子的棺椁及一条狗,西室发现了13具其他侍者(乐师?)的棺椁,最小的北室出土了4500件兵器,堪称军械库。如此庞大且保存完好的墓葬绝非常见,对多数精英阶层而言,墓室中外椁嵌套内棺,还有两个或多个随葬器物箱。
越发注重以廉价的陶制明(冥)器代替青铜礼器成为东周时期的特点,燕下都(河北易县)、临淄(山东)附近齐国都城、江陵(湖北)附近楚国都城、凤翔(陕西)附近秦国陵园的墓葬都出土了大量陶制明器,一般为灰陶,在数量、器型和纹饰上模仿铜器组合,礼仪文献称之为凶器或明器。事实上,低等级精英墓葬中以明器为主。另一古代习俗是殉葬,尽管受到儒家等学派的抨击,男女奴婢,如驭者、乐伶和侍从常面临殉葬的命运。至春秋晚期墓葬中出现了陶俑,最初作为侍从的随葬品,最著名的例子是战国中早期山东的齐墓和山西的晋墓出土的小陶俑(图3-23),用细软黏土制成,低温焙烧,彩绘,扮演舞伎和乐伶的角色,有时还配以乐器。尽管几个地区发现了越来越多的简单陶俑,南方则出土了许多木俑,但多数高等级贵族墓葬中没有这种替代品。
写实艺术
我们对早期中国艺术的理解基于实物遗存:陶器、玉器、铜器,还有易朽的织物、壁画、简牍、木雕。写实(representational)艺术的状况仍待讨论,说未发现“写实”是不确切的,更恰当地说,对于前历史时期的铜器、玉器纹饰而言,写实不是首要的。惊人的面部处理(如图1-24、2-25)说明并非缺乏造型能力;另一方面,人物图像和场景的稀少要求我们思考该题材的功用。到东周时期,新的功用似乎出现,写实艺术更为普遍,媒材的范围也扩展了,包括易朽的载体,如以前罕见的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