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国的大数据实践(3)

智慧政府:大数据治国时代的来临 作者:徐继华


云计算和大数据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如果说云计算为数据资产提供了保管、访问的场所和渠道,那么如何盘活数据资产,使其为国家治理、企业决策乃至个人生活服务,则是大数据的核心议题,也是云计算内在的灵魂和必然的升级方向。未来,以大数据为基础,以“云计算+智能终端(如智能手机)+社会化网络(如微博、政民互动应用程序)”的形式,将进一步渗透到人们工作和生活中的每个场景。

近日,国家电网下属国网信通公司与一些企业合作,建设“电力云仿真实验室”。实验表明,采用云计算能使每台服务器的平均利用率从7%提高到68%~80%;部署时间从小时级降低到分钟级;服务器重构和应用加载时间从20~40小时降低到15~30分钟;数据中心总运营成本节约30%以上,其中包括提高服务器利用率、降低硬件采购成本、借助虚拟机自动分配与部署、降低人力支出等因素。

作为基础性制度的大数据

2013年3月14日公布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由于推动了中国铁路总公司、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海洋局、国家能源局等部门的整合而备受关注。然而,与具体的机构整合相比,该方案提出的一系列基础性制度将把大数据嵌入经济社会管理的方方面面,对未来政府与社会的运行方式产生更深远的影响。

该方案及其任务分工的通知要求:用3~5年的时间,基本建成集合金融、工商登记、税收缴纳、社保缴费、交通违章等信用信息的统一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建立以公民身份号码为基础的公民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建立以组织机构代码为基础的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加强技术标准体系建设。

在社会学专家看来,基础性制度是一种能制约、派生或影响其他制度的原生性行为规则,在经济发展的制度框架中居于基础位置。在我国的体制改革中,基础性制度的建设情况决定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环境,对其他层面的制度运行和体制改革具有深刻的影响。通常来说,能够起到制约其他制度的基础性制度主要有信用制度、市场秩序、产权制度、生产要素、社会保障、政府治理环境以及法律、文化道德传统等。例如,信用制度是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基础性制度,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良好的社会信用体系会大幅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效率;社会信用缺失则会影响经济发展,甚至造成整体经济的混乱。“房叔”、“房姐”事件就是钻了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尚未建立的空子。

目前,我国很多中小城市的政务信息化进程缓慢,甚至还没有建立起电子化管理体系,大量信息是纸质的,没有办法实现联网。即便完成了信息化工作,由于各地房地产信息系统各自发展,还存在数据标准不统一、难以整合的情况。此外,部门与部门之间目前也各自独立,房产登记是一个系统,商品房销售又是另一个系统,把这些系统整合起来也是一个难题。此外,要解决与“房叔”、“房姐”事件相关的伪造身份、贪污腐败等问题,还涉及不动产统一登记信息与其他类型信息之间的整合。而要实现上述大范围的数据整合,只能从大数据中寻找解决方案。而只有实现了这样的数据整合,才可以说大数据真正落了地,真正创造了大知识和大价值。

可以预见,在不远的未来,我国政府建立起这些基础性制度后,不仅可以通过掌握官员的家庭财产和消费状况让腐败分子无可遁形,而且可以通过调用个人居住、出行、金融信息,识别社会保障领域的诈骗,可以对食品产业链进行全程监管,保障食品安全质量,还可以大幅缩减行政申报环节、提高行政审批效率,为公众提供“快半拍”的人性化服务。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