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类发展的历史来看,不断发现新能源是一种公理似的注定。当我们掌握了越来越先进的理念基础,并依此开发出越来越先进的工具,出现新的惊喜可以说理所当然。就像刚发明汽车时,谁也不会想到电、水会成为汽车可行的燃料。从这个角度讲,当前的大数据所带来的种种神奇只是人类在数据搜集、管理和分析等领域的一次进步而已,它有出现的必然,而非人类的一种顿悟。
新的数据技术既是数据大爆炸产生的基础,也为应对数据大爆炸提供了解决方案。信息和通信技术的融合与发展,廉价的存储、传感器和数据采集技术的快速发展,通过云和虚拟化存储设施增加的信息链路,以及创新软件和分析工具,是驱动大数据发展的技术基础。这些数据分析技术横跨数据库、统计学和机器学习等交叉学科。
从某种角度讲,大数据其实就是人类能源开拓历史在信息技术领域的一种再现与映射。大数据中谈到的数据搜集、汇总、保存、管理、分析、呈现,与能源的勘探、开采、汇聚、保管、提炼、使用一一对应。在数据利用的愿景方面,大数据与原来的数据仓库、数据挖掘、商业智能等概念是同出一辙、一脉相承的。它是人类信息技术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它赋予了人类对数据认知的新能力,也进一步打开了人类在数据利用方面的想象空间。
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战略资源
美国经济学家杰里米·里夫金提出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概念。在他看来,通信技术和能源技术的基础设施的变革是工业革命的主要推动力,并引发了经济和社会的转型。互联网技术与可再生能源的结合正在孕育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基础设施—能源物联网。而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内容便是解决前一次工业革命没有解决的问题。
在农业化浪潮中,一个木匠做家具可以是一把好手,但他在扩大再生产、创造社会化价值上是业余水平。在工业化浪潮中,生产者具有了大规模社会化地生产有用的东西的能力与环境,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生产者的生产和服务经常是盲目的。生产者缺乏信息,不知道消费者需要什么,经常费了很大劲生产出市场不需要的东西,也就是创造了一大堆有价值而无意义的东西,因而实现不了价值。故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使命便是通过信息化与数据化实现价值的最大化,通过个人对个人的一对一关系发展起来,以数据为中介,在经济上表现为多样化、差异性、个性化体验。
2012年4月21日,《经济学人》专题讨论了第三次工业革命,并强调3D(三维)打印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推动力。如同第一次工业革命实现了机器生产对手工作坊的替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实现了规模化生产一样,以3D打印为代表的数字化制造将推进新软件、新工艺、机器人和个性化网络服务的普及,最终实现大规模定制化生产、分散式就近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