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福梅,生得并非艳若桃李,也自不是大家闺秀,可身上却透着股股灵气。或许,就是那灵气吸引了王采玉,令其将她认作儿媳。福梅生得传统,乐得相夫教子,与公婆相处得亦是格外融洽。只是,那志在四方的蒋介石,可能自出生之时起便注定要辜负这个女人。纷纭的战火,其实根本挡不住炙热的爱,怕的只是那爱,原本就淡如白开水。
一个女人,自嫁了丈夫不久,便要时常独守空房,这等孤寂相比常人是不甘忍受的。福梅却深明大义,与公婆常伴青灯,闲话家常,也落得自在。更难得的是,她为蒋家续了香火,生下蒋经国。只可惜,那平实的日子在王采玉作古后走到了头,而蒋介石与陈洁如的美满爱恋更是让这号称“雅量夫人”的毛福梅心生空旷。幸好,福梅的“福”散去了冲突和嫉妒,而她对蒋介石由衷的爱,也在其离世后喜得他的忏悟。
馥梅淳香
生老病死,是人间的定数,谁也无法逃避。幼年的蒋介石在接连失去至亲之后,开始体味到生离死别之苦。也许,人的一生注定要经历许多段历程,赏遍人间百态,才有直面人生的勇气。亲人的离去,使蒋介石从一个懵懂的孩童逐渐明白许多世事,母亲的辛劳、坚韧更是他一生的教科书。他意识到,失去父亲,自己不再是蒋家的小少爷,乡亲们把他视为小无赖,没有教养的孩子。
十三岁的蒋介石,已然懂得生活的无常,他能深深体会到寡母的凄楚,自此暗下了求学上进、为母争光的决心。“自立自强,必当尽其在我,故家世愈艰而礼德不可不饬,门祚愈薄,而志气不可不坚。”这一年,他在母亲的娘家葛竹学习,师从姚宗元。有一天,在课堂之上,为了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姚先生吟一上联“一望山多竹”,话音刚落,蒋介石便脱口而出“能生夏日寒”。姚先生对蒋介石赞誉有加,认为此子“前途不可估量”。
为了让儿子接受更好的教育,蒋母第二年将他送往榆林陈家学习《易经》,拜毛凤美为师。中正介石这两个名字也是从《易经》豫卦六二爻而来,意为:“君子坚如石,能洞察几微,而先知事物之动向,不待终日,又刚又有度。故象传解释为中正之象征。”
哪知时日无常,便传来蒋介石要娶毛阿春为妻的风言风语。自古以来,寡妇门前就是一是非之地,王采玉一心盼儿子能光宗耀祖,却得到这样一个有伤风化的消息,怎么能不伤心呢。先且不说王采玉在这边独自垂泪,岩头那边的蒋赛凤也不好过。她是毛阿春的母亲,蒋肇聪的堂妹,从辈份上来讲,是蒋介石的堂姑。丈夫毛凤扬病故之后,她就带着女儿回溪口娘家孀居。如今,两个孩子之间传出来这等有辱门风的儿女情事,她心中的气愤是可想而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