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故事3 从铲平泥土到耕地(5)

40次机遇:巴菲特家族的人生投资法 作者:(美)霍华德·G·巴菲特


美国的农民可谓占尽天时地利,原因有几个。他们可以使用美国广袤、平坦、土质良好的耕地,这些耕地位于我所说的“肥沃地带”,即北纬30度到45度之间的区域。美国大陆的48个州大部分都在这个肥沃地带之内,气候适中,土质优异,是全球最多产的耕地。美国不仅在地理位置上得天独厚,而且土壤基础好、设施完善,还有大量的信息资源和研究数据,这些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我们早在18世纪初的时候就对农业基础设施进行投资,那时,90%的人口都以农业为生。我们早期的总统,包括乔治·华盛顿在内,都是农民,他们都非常关注农民的切身利益,以及如何提高产量。很早我们就建立了一套土地使用体系,使得每个农民都以一种可靠和稳定的方式与其土地联系了起来,这就鼓励农民投资和开发土地,也允许他们利用土地进行赊购。美国农业部建立于1862年,同年,《莫里尔法案》(Morrill Act)通过,农工学院相继成立。到20世纪60年代,政府对这些项目、大规模的研究和其他重点基础设施(例如城市电力、公路、铁路等)已经进行了长达几十年的投资,创造了很好的条件,使得农业生产率在接下来的40年里增加了2倍。

现在,不断发展的研究和技术革新使农民能够进行更大规模的耕种,这在几十年前还是无法想象的。卫星导航的拖拉机、收割机和施肥机能够根据每平方英尺的作物所需营养的实时评估,在那1平方英尺的土地上释放所需的养分。1926年,1个美国农民可以养活26人;而如今,这个数字变成了155人。

这些农民有专业技能和资源来使用最精密和最复杂的技术——我们必须继续支持他们。食物生态系统包罗万象,非常复杂。如果美国玉米歉收,那么全球玉米价格可能会因此上涨,从而加剧全球饥荒;而如果其玉米丰收,剩余的玉米可以被快速有效地用于地震后的灾后救援工作。世界人口在不断增加,农业生产率也必须不断提高。美国的农民现在生产着世界上20%的粮食。但还是有很多人不知道,当美国最大化其耕地生产率之后,它同时也在拯救其他地方脆弱的生态体系。

即使在我的家乡迪凯特,一个耕地资源丰富的美国中西部城市,那里的人们也没有意识到在过去30年里,家乡的农业会有如此大的变化。我们有成百上千英亩的玉米和大豆耕地,然而我还是遇到过很多当地人,他们认为耕种活动仍然停留在民间小作坊的经营模式上。几十年以前,这里有很多面积约几百英亩、规模适中的农场,每个农场可能雇用了一户农民家庭,或许还有其他几个人。而现在,这些农场动辄上千英亩,由越来越少数的农场主经营着,他们只雇用几个工人,更多的是依靠更大型、更精密的机械设备。这些设备穿梭于耕地之中,高高的杆子上装有GPS接收器,让农民不用亲自下田就能自如地操控设备,可能只需要在播种或收割的季节多请几个帮手,但是总体而言,自动化和机械化的程度是非常高的。

这是美国的一个极端,其另一个极端是,一些小量生产有机作物的农民正在使用各种低影响的绿色科技,引领着有机运动和“购买本土农作物”运动,而且这些农民的队伍还在不断壮大。这方面有分量的研究和技术不少,我个人也很支持。我认为我们应该在每个领域、每种规模上都进行多种尝试。我所见过的最让人印象深刻的示范田之一就位于宾夕法尼亚的罗德学院(Rodale Institute),几十年来,那里的科学家一直在孜孜不倦地做实验,试图研发能够保护和提高土壤质量的更高产的有机耕种方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