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就是在这个时候,我意识到了人生不过仅有“40次机遇”,也顿悟到,如果我不先去帮助那些饱受饥饿之苦的人,保护野生动物就无从谈起。记得我和母亲在2002年一起去了加纳,这些年,她也时常和我谈起我们的慈善事业。其间我四处游历,沿途拍下了许多照片,从中也体会到了自己身上担负着奉献世界的重大责任。对此,母亲感到无比欣慰。
2003年,母亲被确诊出癌症,这对我们全家来说犹如晴天霹雳。自那之后,我们常陪伴她左右,跟她一起共渡难关。正如她在查理·罗斯的访谈中提到的,她鼓励父亲拿出更多资金投入到慈善事业中去。2004年1月,她拿出了自己在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价值5 140万美元的股份捐到我们的慈善事业中,这是继我父亲之后的第二份大礼,我想象不出一个比这更富有爱心的善举。母亲逐渐从这场大病中恢复了过来。出人意料的是, 一年后,也就是2004年,她还是病逝了,这对我们来说是个沉重的打击,这也是世人的损失。但是她仍然在以别的方式鼓励我们做善事,她在遗嘱中为我们的基金会做了安排。2005年,苏茜、彼得和我的基金会分别从她的遗产中获得5 160万美元的捐赠。
父亲因为母亲的去世而悲恸不已。当时的一些媒体也注意到,他因为太过沉痛而根本无法出席母亲的葬礼。母亲的离世使我们都觉得少了一位至亲的陪伴,尤其是父亲。以前,父亲喜欢拿大笔的钱让母亲去做慈善,造福世人。他一直以为母亲会比他活得久。可现在,母亲走了,他要怎么办呢?
父亲找了个地方坐下来,看了看这些数字。捐款是件十分复杂的事情,对此我的感触也越来越深。我们曾遇到过很多手头宽裕、慷慨热心的人,他们想向社会伸出援助之手,却因为找不到合适的慈善机构来实现他们的愿景,只好作罢。几乎可以肯定的是,那些最需要资助的慈善事业,不具备有效的组织机构、管理人才和战略方案来统筹大笔资金。这就使得人们更倾向于选择那些简单可行的项目。当然,这本身无可非议,但那种项目往往是一次性的,获得的效果不能持续,所起的作用也只局限在当地。同时,有一些国际性的组织在这方面做得不错,但它们现在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很难再革新的地步,其高昂的管理成本和工作方法似乎也收效甚微。
父亲在了解了慈善领域内的各种组织之后,意识到没有我母亲带路,他需要的是一个有能力处理这么一大笔钱的慈善组织。这样一来,可供参考的范围就极大地缩小了。他发现,在目前所有运行的基金会中,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Bill &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 )最大也最具活力,是接受这笔捐助的不二之选。该基金会在2006年就拥有290亿美元的基金和200多名员工,致力于解决全球性的问题,并希望能够不断扩大自己的影响力。而我父亲正是被基金会的这一宗旨吸引了。
与此同时,父亲也非常欣赏彼得、苏茜和我正在做的慈善事业,并决定为我们的基金会做一次非常慷慨的捐款。当时,他委托给盖茨基金会的金额是310亿美元。正如他资助了盖茨基金会一样,他也想资助我们姐弟三人的基金会,但前提是,我们仨必须积极投入到基金会的运作中,并按照法律要求,保证他的捐款都被用于慈善事业。他承诺在接下来的多年里会累积给我们每个人的基金会分别提供10多亿美元的资金。这一决定极大地拓宽了我们的事业领域,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资源,给我们的这场激动人心的旅程加足了马力。他还在自己2012年8月82岁的生日时宣布,要将委托给我们基金会的捐助翻一番,作为给我们仨的一份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