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超越“国益”的纽带(4)

中日之间 作者:刘柠


厕身电影业

在新加坡落定后,庄吉打出了“梅屋写真馆新加坡分店”的广告,准备重新打鼓另开张。但新加坡毕竟不同于香港,如何建立新的商业模式,以继续完成资助革命的事业,庄吉颇费了一番考量。刚好随身行李中,有一台百代公司产的电影放映机和四卷电影胶片,庄吉想到了电影院生意,却苦于没有场地和发电机。此时,一些过去曾得到梅屋帮助的华侨志士们再次伸出了援手,他们提供场地、筹备器材、策划宣传,很短时间便搭起了一处帐篷式简易电影院,居然有1 200个座位。

当时是默片时代。庄吉从香港带来的胶片只够放映4分钟,但观众却蜂拥而至。经过初期的磨合之后,他又从法国进口了新的影片拷贝,人气攀升。庄吉到底不愧是长崎出身的商人,对商机的直觉、判断异常精准,从照相馆到电影院的升级、转型相当成功。1906年6月,当在海外漂泊了12年之久的庄吉回国时,已经积累了50万日元(相当于今天约4亿日元)的巨额财富,时年36岁。

回国后,梅屋庄吉注册成立了“M百代商会”(M为梅屋庄吉英文拼写中的第一个字母),开始进军日本电影业,后来成为著名影业公司“日活”(日本活动写真株式会社)的前身,庄吉成了日本电影界的领军人物,推出很多开风气之先的大制作,如1912年公映的、跟随日本第一支南极探险队“白濑队” 拍摄的南极探险纪录片,成为世界最早的南极科考资料,极其珍贵。

辛亥革命成功

孙中山自1895年首次举兵以来,7年间共组织了10次武装革命,接连受挫。但他矢志不移,屡败屡战,不懈抗争,其背后始终有梅屋庄吉的影子。1911年的广州起义成为起爆器,革命气势高涨,迅速传遍全国。

庄吉接到武昌起义的电报,欢呼雀跃,立即派摄影师荻屋赴中国前线,跟踪拍摄、记录影像资料。仅为武昌攻防战一役,他便捐款17万日元(折合现在的1亿日元以上)。

1913年2月,孙中山访日,会见梅屋庄吉。这是二人阔别8年后的重逢,自梅屋在香港立下“君举兵,我以财政相助”的毒誓以来,已过了18载。孙中山在日本各地巡回访问、演讲,所到之处,受到革命英雄般的欢迎。在留下的一系列珍贵历史照片中,庄吉均与孙中山并肩立于画面中央。

孙中山应邀参观庄吉位于东京浅草的电影院。庄吉特意为客人安排了一场观影会:偌大影院,只有宾主二人落座于观影席中央。银幕上,是由摄影师荻屋拍摄、由庄吉亲自剪辑的辛亥革命纪录片:激烈的巷战、溃散的清兵、革命军的急行军、炮火硝烟中的长江沿岸……影片的结尾,是1912年元旦于南京举行的孙中山宣誓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的盛大庆典。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