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网络空间(5)

重新理解媒介:揭开传播、社会网络与群体秩序之谜 作者:醒客


通常,创作信息比创作实物要容易一些,媒介技术已经能让人产生与实物相同或者相似的感觉,我们可以通过立体电影看到山崩地裂,却不需要造出真实的山崩和地裂的场景,通过信息让人获得与实物一样的感觉称为虚拟现实,虚拟现实只需要创作出信息而不必是实物。虚拟现实的电影为了提供更酷、更具冲击力的体验,可以不遵守现实世界的规律,比如球的落体运动可以不遵守重力规律。

下面,我们再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认识一下创作。

问这样一个问题:媒介的作用是什么?常见的答案是:媒介是认知世界的途径。在媒介看来,我们像是世界的旁观者。我们继续问一个问题:认知能改变世界吗?

开着车在城市的道路上飞奔,突然收到信息:“前方拥堵”,道路会因为你收到这条信息变得通畅吗?显然不会!不过,这也不是一条对改善交通完全无用的信息,你接下来可能会放弃原来的路线,这样交通状况就改变了,而且一旦改变路线的人多了,前方的路就真变通畅了!看来,只要给足时间,媒介认知会引发改变,旁观也能改变世界!

上面的例子是个陷阱,实现“旁观改变世界”的除了拥堵信息还有“行动”——开车,仅知道拥堵信息没有司机开车的配合,或者仅仅开车没有收到堵车信息,什么都不会改变,一旦拥堵信息与行动形成闭环,结果就变了,因此,改变世界跟信息有关,但不全是信息的功劳。

我们的行动却越来越多地受到信息的指引:通过地图找到要去的地方,通过导购买到合适的衣服,通过社交网站找到合作伙伴……如果有一天出门的时候忘了带手机,对许多人来说不只是不方便,可能已经寸步难行。媒介对于改变世界越来越重要。

人的五种感觉器官:眼睛、耳朵、鼻子、舌头、皮肤,对应五种感觉:图像、声音、气味、味道、触觉,人们通过自然媒介来感受世界,尽管媒介发展到现在,已经让人无法离开它,但与媒介相关的认识还只停留在如何认识世界上,这与媒介能够发挥的作用非常不符。

人与世界的联系应该是双向的,人不仅能认识世界,还可以改造世界,将媒介的功能停留在认识世界上显然不够,还可以用媒介来改变世界,通过媒介怎么改变世界呢?答案是:创作,创作是利用信息制造外界没有的东西。

创作可以看成感觉的一种反向操作,人们不只是用大脑单向地感觉外界的事物,也希望把自己的大脑中的想象变成外界的事物。因此,不妨在人的感觉中引入第六感:创作,把创作当成和图像、声音、气味、味道、触觉一样的感觉,不过,创作不是人通过感觉认识世界,而是改造世界。把创作归为感觉,得到一个能够形成闭环的“感觉系统”,通过媒介,人与世界就成为一个相互作用的系统。

创作完成媒介感觉的闭环,信息与实物不是分立的两个世界,而是同一个世界,信息既可以描述世界,也是世界的一个部分,信息系统中,感觉与创作对应信息的传入与传出。把创作归为感觉只是为了满足死理派逻辑上的完美吗?不是。把创作归为感觉,信息不只记录事物的运动,信息也能驱动事物运动,媒介日渐普及,人的所有行为几乎都能通过媒介来描述和实现。

为了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感觉,我们把感觉与创作统称为互动。由于感觉停留在感性上,我们也常用认知来替代感觉,认知不只是直接的感觉还包括思考加工的内容。从上面的分析我们看到,在传播中我们提到的“互动”并不是简单的信息交互,而是行动的互相影响,是交互的行动。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