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自主创新”保卫战(1)

与速度同行:亲历中国铁路工业40年 作者:赵小刚


与马丁生会谈后的第二天,我赶到北京,将谈判情况分别向铁道部科技司司长周翊民、铁道部中国机车车辆总公司副总经理杨安立汇报,还得到了他们的支持,他们要求株洲尽快落实与第三方的合作,意在向西门子公司施压。

为了避免政治上的被动局面,株机厂自主开发交流机车的方案和与第三方的合作协议必须在合资公司正式成立前搞定。时间非常紧急!

这一年北京的冬天来得比往年都早。我再次赴北京与彼得?尼可会谈。会谈前杨安立告诉我,马丁生已将株洲谈判的文字材料呈报傅副部长了,傅志寰批示:“有理有节,争取好的结果。”同时,傅志寰要求下轮谈判定在下个月15日,由铁道部中国机车车辆总公司王泰文总经理主谈。傅志寰将谈判级别提高,意在加快谈判进度。但我清楚,在株洲自主开发的交流机车没落实之前,谈判是不会有结果的,不过我会将时间控制在一年左右。这些想法以前虽未向傅志寰汇报,但我认为傅志寰一定会支持我,只是处在他的位置,不好明说而已。此时,傅志寰已是铁道部党组书记,很快就会升任部长了。

刚回到株洲,王泰文就打来电话说:“西门子北京公司认真研究了中方的信函,并将信函报送德国本部,德国本部已答复,不能接受中方的意见。”

看来,西门子的强硬态度升级了,过去只是口头表示不满,这次是正式的书面回复。王泰文就下一步的做法征求我的意见,我提出继续顶住。在电话里,我向王泰文进一步阐述了不能接受“非竞争性”条款的理由:

“双方已认可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根据市场预测和铁道部提供的计划,株洲地区电力机车年产量约为220台,而合资企业只生产60台电力机车,另有150台电力机车还要由株机厂生产。马丁生在与傅志寰部长的会谈中也谈及,西门子认为株机厂也应发展交流机车。根据西门子的‘非竞争性’条款,株机厂发展交流机车的技术不可能从合资公司转移,又不允许与第三方合作,那么株机厂就只能等死了,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株机厂生产150台交流机车等于一句空话!”

王泰文完全同意我的观点,他要求:株洲厂、所是合资企业的主要参与者,是谈判的主体。接下来做好资料准备,向傅志寰部长汇报。

1998年如期到来。元旦刚过,全国铁路工作会议就在北京开幕了。傅志寰副部长做题为“抓住新机遇,打好攻坚战,开创铁路改革与发展的新局面”的工作报告,显然傅志寰已进入部长角色。会议期间,王泰文传达了傅志寰对合资企业的最新要求,大意是:要互利互让、共同发展,要坚持株洲与第三方合作,促成合资是政治问题,铁道部要派人参与。傅志寰的要求令我如释重负,因为傅志寰已接受了企业的主张。

1998年3月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京召开。新一届政府成立了。我是这一届的人大代表,在团组会上,我向朱镕基总理汇报了株机厂改革的情况。朱总理风趣地说:“国企脱困关键在改革,你们的傅志寰部长对你们可不能太娇惯了。”在国务院组成人员中,傅志寰以高票通过。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