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合资企业举步维艰(2)

与速度同行:亲历中国铁路工业40年 作者:赵小刚


2000年初春,德国的天气还十分寒冷。合资公司第二次董事会在爱尔兰根小镇举行,西门子交通集团总部就设在这里。会议期间听到的一个关于德国工人的小故事打动了我,故事的大致内容是:一天下班后,班长负责做最后的检查。突然,他拿起电话,通知已经下班的工人返回工厂,工人接到电话时已驾车驶入高速公路,过了半个小时的时间才返回。班长对返回的工人说:“对不起,请你把扫帚放回原位。”之后,回到国内,在很多场合我都会讲这个故事。何时中国人学会了德国人那种严谨做事的风格,何时中国就成了制造业强国。

爱尔兰根是一个人口规模达10万人的小镇,整洁、宁静、精致,没有高楼大厦,没有豪华处所,但小超市、小酒馆、小商铺、小旅店一点儿也不比大都市差,整个小镇就像一台精密的机器,严丝合缝地运转。当地人跟我说,这个小镇几十年前就是这样,一直没有变化。伟大之处就在于“没变化”,没有几百年精益文化的熏陶,能做到这样吗?中国的建筑拆了建、建了拆,除了皇宫和部分庙宇还能留下,市井和民居有多少留得下?中国人不是做不出好东西,中国老百姓千百年来简陋惯了,精益文化严重缺失。这次在德国待了几天,感触良多,回去以后也应该多吸取其优点进行调整。

合资公司40节交流电力机车在株机厂组装车间的一角装配着,尽管设置了隔离带,也挡不住好奇的工人们。车间的另一角,两台自主开发的交流机车也在装配中。乍一看,就像田径赛场,前面那个运动员信心十足地在领跑,后面一群运动员紧跟其后。自主开发的两台交流机车被命名为“九方”。“九方”在北京的环形试验场做测试,所有数据均正常。阳光明媚的一个星期天,傅志寰部长陪同邹家华副总理登上了“九方”,在场的还有铁道部副部长刘志军,我非常自豪地向他们介绍了这款车的特点。遗憾的是,几年后,这款车被刘志军打入了“冷宫”。

合资公司完成40节机车的合同以后,就再没有接过整车订单了,原因很简单:价格太过昂贵。地铁的牵引系统产品不是在德国生产,就是在天津生产,可是按合资合同这些都应该在合资企业里完成。此时,我们早已看出,株洲所一天不退出合资公司,西门子就一天不会在合资公司中发力,可我们就是故意不理会,还将中方副总经理换成株洲所的人。终于,又过了几年,西门子不得不放下绅士风度,正式向南车集团提出将株洲所“请出”合资公司,当然,这是后话。

有心的读者看到这儿,可能心存疑虑,西门子的做法不但违反了合资合同,也违反了相关市场规则,为什么中方不告他们呢?此时,株机公司(株机厂改制后的名称)接到180台(360节)8轴交流机车的订单,严格来讲,按合资合同规定,合资公司没有完成60台的产量,株机厂不能生产交流机车,但这180台传动系统按铁道部要求全由西门子提供,西门子如果告株机厂对自己也没啥好处,况且,是它们犯规在先。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