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难以评估的东方(4)

文明的度量 作者:(美)伊恩·莫里斯


为1900年东西方军事力量的对比打一个分值,没有2000年那么难。如前面提到的,1900年时德国陆军对日本陆军的优势在2∶1以上,英国海军对日本海军的优势将近6∶1,而且无论陆海军,欧洲军人的素质也要高得多。我估计1900年时西方和东方之比大致为5∶1。 1900年西方战争能力的分数已被定为5.0分,意味着东方的得分是1.0分。还有更深的含义,东方的战争能力在20世纪增长了12.5倍,而西方增长了50倍,东方2000年的军事力量比西方1900年时高出2.5倍。然而,假如我们采用唐尼根估计的数字,也就是东方的军事能力在2000年为48.17~ 75.54分,那么我们就不得不相应接受一个更高的增长数字(即东方的战争能力在20世纪增长了50~75倍),这似乎太过分了。

火药时代的东方战争能力(公元1500~1850年)

新近的一系列研究使得中国2 000年帝制以来历史上关于东方战争能力的大致轮廓已经相当清楚了。主要的难题又一次是打一个精确的分数,但是在东方,涉及的数字(因而也就是合理的误差)在大部分时期甚至比西方还小。

将1900年之前东方和西方的战争能力直接进行比较,是件虽不精细但却仍然可行的事情。到1800年时,西方已经显然要强大得多了,也许在1500年时,也就是西方军事革命开始时,就已经更为强大了。明朝在必要的时候,的确有能力召集庞大的兵力(尤其是在15世纪上半期应对草原战争时),但没有像欧洲人一样有效地利用火药技术。

16世纪时,西方的大炮已经确定比东方的优越了。明朝政府也许早在16世纪20年代就见识过一些西方的大炮了,但即使这样,他们到16世纪40年代仍然对这种大炮很感惊奇。那时日本的军械师已经非常高效地仿制出一些这样的炮,不过数量仍然极少。甚至在16世纪中叶扭转了抗倭战争局面的著名的戚家军,拥有的火枪手与同时代的西欧军队相比也少之又少。他们的枪通常都造得很粗糙,往往会自爆,这使得枪手们不敢离自己的武器太近,因而也就不能有效地瞄准。戚家军的人数从来没超过10 000人,对海战的影响远比对庞大的明朝陆军的影响大。戚继光实施的一些新的海战备战措施是非常必要的。明朝水师自15世纪早期以来衰退得非常严重,手忙脚乱地付出了许多仓促的努力,才建立起一支部队,于16世纪90年代与朝鲜水师联手打退了日本的进攻。陆军也同样如此。例如,北京的禁卫军到1564年才用铅制炮弹替代了泥炮弹,到1568年才(像欧洲人一样)改用了铁制炮弹,直到15世纪70年代,戚继光才采用了将轻型炮装置在由柳条栅栏围护的手推车上的办法,就像1444年匈牙利人在瓦尔纳与奥斯卡人作战时使用的那种车。

16世纪明朝的战争能力无疑比哈布斯堡帝国要弱得多(更不用说奥斯曼帝国了),某种程度上甚至比小小的荷兰共和国也要弱。我提议1600年给东方打0.12分(西方为0.18分),在丰臣秀吉发动朝鲜战争时,日本的军事力量已经与中国持平,东方1500年只能得0.1分(西方为0.13分)。这意味着中国的战争能力直到1600年左右才达到罗马巅峰时期的水平,尽管那时候人类使用火器已经有三四个世纪了。

中国的战争能力在整个17世纪是处于上升状态的。 1696年,康熙与准噶尔游牧部落作战时,带了235门重型炮(每门重4~5吨)和104门轻型炮(每门重40 ~400千克)。但欧洲人的战争能力增长得更快。我估计1600~1700年欧洲人的战争能力翻了一番,从0.18分增至0.35分;这段时期东方的战争能力只增长了25 %,从0.12分增至0.15分——意味着康熙的军事实力在罗马皇帝奥古斯都(0.12分)和哈布斯堡皇帝腓力二世(0.18分)之间。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