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张爱玲现象(1)

张爱玲情传 作者:温暖


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带走了人们意识形态中的其他色彩,历史的定位总是人为地被增添一抹时代的印记。很多作家,诸如张爱玲、钱钟书、林语堂等等,并没有被文坛刻意地推向道德或精神的制高点。

所谓的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背离,是否意味着那是一种最初的对人性的写照,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人性的回归?时至今日,消费文化盛行的年代早已悄然而至,细看文学作品,不难发现,以往的历史遗迹,已被卷入时代的滚滚车轮,踏尘而去,杳不可寻。然而最经典的文字,一直被隐匿在一个阴暗的墙角,仿佛青苔上爬满了细小的昆虫,一种发霉的气息扑面而来。掩着鼻息,却不自觉地嗅到了一丝春日复苏的味道,记忆深处的某些景致和情怀,也仿佛从沉睡中苏醒了一般,带给你一泓渺远的情思,终日缭绕,延绵不绝。

过去我们曾经有过,只是遗失了,而且并未发现。如今发现了,才知一切都是以往有过的。庆幸这些文字并没有像古墓里的绢帛一样随着岁月的尘封而腐烂变质,庆幸那个时代也许并不久远,所以我们可以看到那些熟悉的文字,其实一直被我们的父辈沿用至今。尽管中国地域广大,山水阻隔,风情不一,可一些名词及用法,还是通过各种途径荡涤开去,弥散在角角落落,成为我们共同拥有的文学的典藏。

这就是张爱玲的文字。

文学乃人学。张爱玲,她凭借自己的过人天资,只是通过体恤这个世界上的人的思想、情感及灵魂,便能触及到人性的某些本质。在她笔下,那风月场上曲意逢迎的舞小姐,就连眉目之间,都遗露出深刻的悲哀心绪,被世俗搅扰、为自己的处境所困惑,不知所从,只能在生活中继续混沌、错愕,于是人世间的一切手段,都是她们生存的技能和砝码。

被奉为文学“祖师奶奶”的张爱玲,可以说引领了一派作家的写作风格,但后来的作家似乎好多都不及她。有人说,张爱玲并非纯然的鼻祖,她也只不过是文学谱系这根藤上的一颗熟透的瓜。张爱玲自认师承于曹雪芹,细细读她的作品,文字中的那种华丽精致,对人物心理、语言描写的细致入微,倒真是得承曹派文学大师的真谛。

诚然,任何人都不可能将自己置身于真空之中,失去与过去和未来的联系。于是张爱玲就这样从晨曦中缓缓向尘世间走来,迎着我们,背后隐约一点荧光,照亮了后人前进的路。而她,仿佛永远是那么神采奕奕,尽管命运多舛,却始终昂扬,因为她是一根常青藤,温柔缱绻之中,赋予文学以旺盛的生命力,仿佛苏绣一般婉约别致,能令妙笔生花。

文字对于她,也许只是对生活轨迹的映射和描摹,可对于我们,却是一种寻根,甚至回归。多年以来,也许我们将她排斥得太远,而如今的回归,是否意味着她的灵魂可以安息?也许不然,因为她并不奢求凡俗的所谓“出名”,文字只是她唯一的生存工具,甚或经济来源。这是她唯一可以耕耘忙碌的土壤,是属于她的心情的园地。

如果说对张爱玲的逡巡,是对人性、文学的最终回归,那么是否意味着,我们以往的路,的确遗失了人性中最本质的某些特点?于是,小市民的生活是如此贴近我们当下的柴米油盐了,而且我们发现,她笔下的小市民的生活,远比我们现在过得要细致、葳蕤。中国人对人情世故的那种把握,真的可以从张爱玲的文字中找到蛛丝马迹,然后使人懂得,我们的祖祖辈辈都是怎样劳累且忙碌地过着这样凡俗、繁琐而别有韵味的日子。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