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永世之作,不能毁弃——谈《大师和玛格丽特》(1)

纸锋 作者:西门媚


很难相信《大师和玛格丽特》写于20世纪20年代的苏联。小说呈现出复杂先锋的叙事结构,情节设置重重叠叠,现实与魔幻交相辉映。就算放在当代作品中,它都仍是一部充满实验精神的伟大杰作。

但它却是诞生于90年前,在一个言论和写作被严重钳制的国度。

这是作者布尔加科夫写给抽屉的一部作品,第一次发表面世已经是1966年,当时作者已经去世二十六年。

小说从苏联的现实出发。莫斯科文联主席和诗人坐在湖边谈话时,出现了一位古怪的来客。这位来客预言文联主席稍后就会死去,死法还很离奇。他们同时展开了关于有无基督的讨论。

过了一会儿,文联主席出了车祸,诗人意识到古怪来客掌握生死,便开始追踪。

小说如《清明上河图》画卷一般,社会图景一一展开。笔调轻松调侃,却道出事实。比如文联豢养的作家们,如何因为一点小利沾沾自喜,为了分得一间好些的房子,为了在食堂吃上便宜健康的食品,为了在半夜参加舞会,为了有公费度假。

在这样和谐的世界里,当诗人来报讯,说魔王来到了莫斯科,诗人必然会被扭送到精神病院。

现实世界开始上演一出出闹剧。这一层面的故事,作者写得活泼机趣,讽刺了世人的贪婪、凌弱、贪图安稳。

小说同时还构筑了几个层面。一是追溯耶稣当时如何被处死。这个层面的故事是以总督彼拉多的视角展开的。彼拉多曾是战场上的勇士,但在更需要勇气的地方,他退却了。他判决了耶稣的死刑,内心明明知道这是错误的,但没有勇气站出来改正这个判决,于是寄希望于他人,希望大祭司能够赦免耶稣。遭到拒绝后,感到绝望,但怯懦仍旧主宰着他,他只能在耶稣死后,找人做掉出卖者犹大。在他心里,觉得这是同等重要的事。但懊恼并未远去,伴随他终身,并在他死去之后,日日折磨他的灵魂,近两千年都不得安息。

讲出这个故事的是两个人。一个是魔王沃兰德,当日他在场,目击了这场悲剧的发生。另一位是作家。这位作家天资卓越,写了彼拉多的故事,被情人玛格丽特尊为“大师”。但在苏联的话语体系里,他的作品得不到认可,甚至招来了嫉妒和批判。他最后只能在疯人院里度过余生。

解救大师,赦免彼拉多的,都是勇敢的玛格丽特。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