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与不幸福是由基因决定的吗?
不管我们从哪个方向研究,双胞胎的实证研究都证明了幸福具有很强的遗传基础,而且幸福是由基因决定的。看来我们每个人生来就已经有了一个幸福定位点,一个贯穿我们一生的特有的幸福潜能。那个定位点的大小可能源于家族中母亲阳光积极的一面,也可能是源于父亲消极悲观的一面,或者是父母双方特质的中和,具体比例我们无从得知。但根本的一点是,生活中发生的任何重大改变(例如开始一段新恋情或遭遇车祸),都可能会导致幸福水平上升或者下降,最终我们都会回归到由遗传基因决定的幸福定位点上。这一现象已经得到了相关研究的证实。在1981年到1987年间,研究人员曾对澳大利亚的城镇居民每两年进行一次追踪调查。研究发现,他们所经历的积极或者消极的事件都会影响到他们的幸福水平和生活满意度,但随着这些事件的结束,他们的幸福感就会返回到最初的起点。美国另一项针对大学生的研究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这些学生经历的所有事情都会加强或者削弱他们的幸福感,但这种影响仅在事情发生后的3个月内比较明显,之后一切就又回归到原先的水平。因此,虽然生活中的各种际遇可能会让你兴奋或者痛苦,但最终你都会不由自主地回归到你的幸福定位点上去,而且这个定位点是无法更改的,也是固定不变的。
但是,幸福定位点不易更改并不代表你的幸福水平是无法更改的。
在电影《非洲女王号》中,凯瑟琳·赫本对亨弗莱·鲍嘉说道:“我们置身这个世界,就是为了超越自己。”我们能够超越自己的幸福定位点,正如我们可以控制自己的体重定位点一样。虽然从字面上来看,定位点的数据似乎表明了每个人都受遗传基因编码的限制,注定只能享受到基因控制的那部分幸福,但事实并非如此。基因并不能决定我们的经历和行为,而是经历和行为对我们的内在产生了显著的影响。这就说明行为和活动可以大大提升我们的幸福感,稍后我会对此作详细介绍。即便是那些容易受到遗传影响的一些特征,例如身高,其遗传的可能性高达90%(相比较而言,幸福的遗传因素只有50%),但也有可能因环境或者行为的影响发生很大的变化。举例来说,自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欧洲人的平均身高每年增加了2厘米,一部分原因是人们整体营养水平的提高所致。
我们再以苯丙酮酸尿症(PKU)为例。这个病症很罕见,PKU是因为12号染色体上的一个基因病变引起的,如果不治疗的话,将会导致脑损伤、智力迟钝,甚至死亡。PKU是一种完全由遗传基因决定的疾病,其发病率只有1%,但这并不意味着天生携带PKU遗传基因的婴儿就一定会患病。如果父母能够保证携带这种基因的孩子不食用含有苯基丙氨酸(一种氨基酸,这种氨基酸通常出现在蛋类、牛奶、香蕉和甜味剂中)的食物,那么孩子就完全可以降低患病的风险。这些孩子的遗传基因不会发生变化,他们会永远携带着这个突变的遗传基因,但是遗传基因的表现方式却是可以改变的。
我认为幸福也是一样。如果你生来幸福定位点就低,这个定位点的基因编码将会追随你一辈子。但那些基因若想充分发挥作用,就需要一个恰当、适宜的环境,这就像一粒种子需要特定的土壤才能发芽一样。实际上,权威研究表明,不管一个人是否带有“抑郁基因”,当遭遇一个特定环境的因素时都会让他陷入抑郁,这个环境因素便是繁重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