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罗马天主教堂的午夜弥撒中,唱诗班一开始就会赞颂:“圣婴已降临在我们中间。”圣诞节就是庆祝耶稣以婴儿和神祇的身份降临人间。许多宗教中都有圣婴的故事,不仅表现了神祇的童年,也呈现了童年的神圣性。神话中的母亲是所有生命的基本法则,而圣婴则是所有经验的一个层面。荣格从讲述英雄童年的神话故事中获得灵感,提出了心灵“原型孩童”的概念,用来描述人生中所有遭到遗弃、赤裸脆弱、同时又具有神性力量的东西。在这里,我们又一次体会到了悖论的丰富意义:
一个同时具备力量和弱点的原型形象,有如拥有正反两副面孔的罗马人的保护神雅努斯。
许多文化的神话故事中都有这样一个小孩,被父母遗弃,在野外或贫贱的养父母家中长大。这种小孩的一个特质,就是完全暴露在命运、时间和环境之中,缺少更有人情味的保护。然而,这样的暴露正是促使小孩茁壮成长、获得力量和新生的原因。暴露在生活中,既是一种风险,也是一种机会。在我们最脆弱的时候,内心中的小孩一方面孤苦无依,另一方面却又跃跃欲试,准备在生命中扮演特别的角色。
一些现代心理学派把“心中的孩童”视为创造力和自发性的代表,但荣格所指的孩童则更为复杂。只有承认和接受这个孩童的脆弱,而不是逃避,我们才能接触到他的力量。与孩童的无知和无能相伴的,是一种特殊的力量。梦中,我们经常看到被遗弃的小孩在街上流浪,不知何去何从。这样的梦境反映了我们心灵的童年。醒来时,我们可能会下决心,永远不让自己显得如此迷失和狼狈。然而,若想承认和关怀心灵中的小孩,而不是勉强对之加以“改进”,那么,我们就必须接纳这种流浪、迷失和无助,因为这些原本就是小孩的特质。
在早期一篇分析孩童的论文中,希尔曼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我们倾向于躲避心中的孩童,认为他的无能是一种低劣,必须以教育、成长和宗教洗礼加以改造。他反对将“成长”作为一种信条。有些时候,我们需要停止成长,甚至必须后退。今天的人们往往把成长当作理所当然的追求,结果忽略了停滞和后退在某些时候的必要性。期望心灵中的小孩长大,这本身就是对他的不尊重,因为“小孩”本来就意味着“没有长大”。
许多日常用语,都会在无意中对心中的小孩造成伤害。一般人在流露出某种原始的情感之后,总会自责:“我太不成熟了。”
如果我们不把这句话作为对童心的批判,而是只取其本来的意思,那倒是对实际情况的准确描述:我很不成熟,这种不成熟是我本性的一部分。然而我们在说这句话时,通常都带着这样的意思:我不想表现得这么不成熟。
有时我们会说:“这是童年时期留下来的问题。”这样,我们又一次把童年当成了烦恼的根源,当作成长过程中必须摆脱的东西。我们总是感叹,如果童年不是那个样子就好了!然而拒绝童年就是拒绝自己,也是拒绝关怀心灵。那个永远存在于我们思想和梦境中的小孩,或许有很多缺点、总是犯错,但那就是我们自己。缺点和优点一样,都是构成我们人格的一部分。当然,把成年后的问题归咎于童年的想法,倒是能让我们与心中那个具有神力的小孩,以及他那蕴涵无限生机的卑微保持联系。越是在我们感到卑微的时候,心灵就越容易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