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字之徒:汉字的家常味道 作者:宋文京


“之”字,如果不出意料的话,差不多是中国历史上使用最频繁的字,和今天的“的”字一样。

“之”字,在古代典籍诗文中,俯拾即是,司空见惯,可说是“无之不成句,无之不成文”。

“之”字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三个义群:一、往;二、代词;三、助语。三项均为书面语之用。

在人们的心目中,“之”字更多用于代词和助词。人们今天顺口说出的或顺手写出的话中,“之”字也层出不穷,如“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如“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如“无价之宝”、“赤子之心”、“意料之中”、“中国之大”、“缓兵之计”等等。

我们设想一下,如果先秦的诸子文章、《诗经》、《楚辞》,乃至此后的诗词歌赋都不许用“之”字,会是什么情景和状态。如《诗经》“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如《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如《论语》“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如庄子“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如曹操“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如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如苏轼“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如果无“之”,难以想象。可谓“无日无之”。

《千字文》据称是南朝周兴嗣一夜写就,把“之”字嵌入“似兰斯馨,如松之盛”之中,其他的虚词虚字则堆叠于文末。“之”字,似乎是“之乎者也”的虚字,但是实实在在地离不了。

“之”字在对联中也有妙用。鲁迅集《离骚》句“望崦嵫而勿迫,恐鹈鹕之先鸣”。二十世纪初有人征联求对“孙行者”,首字为名词,次字为动词。三字为虚字。有人对“祖冲之”,甚妙。有人对“胡适之”,也不赖。今人还可对“于是之”。

“之”字在书法中,也是千变万化,如果让一个外国人看正草隶篆行诸体中的“之”字,他肯定不会觉得这是同一个字。各类书法字典中“之”字总是洋洋大观。王羲之《兰亭序》中“之”字有二十余种写法,一直是书法史上的美谈。

古人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对于“之”字,我们充满敬畏之心。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