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在哪儿,“哈佛”都会是一块金字招牌,只要一说是哈佛学生,就会让人联想到看起来活力无限,精力充沛,欲望高涨的人。倒没有冤枉人,因为现实生活中哈佛学生就是这样。从“我想”到“我能”的角度来看,哈佛学生似乎比一般人更充满了热情。
美国人认为哈佛的最大价值是,它是通往享乐天堂的大道,而不是它培养了高级精英。不过,从哈佛一毕业就想挣大钱,或者马上进驻白宫,那你是在痴人说梦。哈佛学生也是人,也要和别人竞争,展现自己的实力并得到认可,这个过程非常痛苦,而且不可跳过。1999年是我在美国的第一年,虽然现在回想起来,已经如同遥远的梦一般,模糊不清,但我仍然记得那时的美国人就像着了魔一样沉浸在对网络的痴迷中,几乎每个人都梦想在虚拟的网络世界成为一名“百万富翁”。各大媒体添油加醋地争相报道年轻人的爆发经历。百万美元——一笔数目不小的钱,在那一代人眼中显得轻而易举,连初出茅庐的毕业生,都可以肆无忌惮的幻想着令人咋舌的年薪。随之,“快速而轻易地赚到一百万”成为了衡量一个人能否成功的标尺。
哈佛也一样无法幸免。
《哈佛深红报》(THE Harvard Crimson,哈佛的日报,也可译作哈佛克里姆森报。译者注)曾形容典型的哈佛学生为“以自我为中心,努力想找一份好工作,但对政治不感冒的年轻人”。在这股网络旋风的鼓吹下,哈佛学生纷纷把目光投向了纽约和硅谷。这就是所谓的“比尔?盖茨症候群”。哈佛肄业生比尔·盖茨居然成了世界首富,这个具有世界性历史意义的神话激励了好多人,也毁了不少人。
哈佛校园被一种蠢蠢欲动的气氛所笼罩,所有人都恨不得马上离开学校去赚大钱,甚至觉得留在学校上课,只是为了学习赚钱的方法——谁能一夜暴富、轻易成为百万富翁,成为人们眼中的“成功人士”。为成为富翁而读书的气氛笼罩着哈佛,昔日的教学殿堂显得躁动不安。
因为这种异常的狂热,使得“网络商务管理”的课堂爆满。记得有好几次我在拥挤的教室里被挤得东倒西歪,努力地踮脚,想学到哪怕一星半点的“百万富翁成功诀窍”。
当时,身为一个在美国的韩国人,我也曾效仿报道中的暴发经历,比如,某一天突然灵感爆发,在餐巾纸上随手涂鸦,期待这个灵感能卖个好价钱。对于报道,我不质疑,肯定有人凭借这个方法成功了。后来,我学会不质疑另一件事:我不会一夜暴富。
现在,“.COM”的美国梦已醒,人人盲目梦想成为百万富翁的狂热冷了,我回想起那年往事,还真是有意思呢。为成为富翁来哈佛,多半会无功而返吧,毕竟学习不是件功利的事情。比起年轻的美国,哈佛年龄还要大些。所谓“先有哈佛,后有美国”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对于美国来说,哈佛是它的人才补给站。它培养了太多活跃于美国政坛和学术界的精英。尤其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哈佛毕业生竞相涌入权力中心的华盛顿。到了九十年代末期,硅谷和华尔街打败华盛顿一举成为哈佛毕业生的新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