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命运多舛,但依旧长寿
孔子是个很有趣的人,他身上似乎有很多矛盾的东西。他说:“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国家有道,要正言正行;国家无道,还要正直,但说话要随和谨慎。乍一看来他好像屈从了,但也正是这份趋避才使他活到了73岁。他的规避是因为他有更大的志向,为了这份宏愿必须灵活处理一些非原则性问题。
楚国聘请孔子,陈蔡的大夫们怕他被重用,就把他围困在山野。几天后粮食都吃完了,弟子们很焦虑,可孔子还有弹琴的雅兴,弟子们不免有些抱怨。这时孔子也在想,我的道是不是哪里有问题,不然为什么有这样的下场。最后颜渊说您的道没问题,如果道不完善,不对,是您的羞耻,但现在是没有诸侯愿意采纳,这是诸侯的耻辱,您只管推行您的道就是了。其实孔子终其一生都是在推行自己的大道中度过的,他好像陷入了一个死循环:推行——碰壁——再推行——再碰壁。就是在这种不得志,这种辗转于各国的颠沛流离的生活中,孔子依旧坚持自己的信仰,并且孜孜不倦,乐此不疲。大家可以想见,这样的一种生活不会是安逸的,甚至有时候还要逃命,可他还是活到了在当时看来难得的古稀之年。
孟子比孔子的寿数还大,孟子活到了84岁。这在古代可是高寿,能活到这个年纪的人并不多。孟子追逐着孔子的脚步,他的一生也是在求学、教书、周游列国中度过的。也许这些近乎梦想的主张并不能得到统治者的认可,他的政治抱负也没有实现,在经过了多年的游历后,他回到了故里,此时的孟子已经年过花甲,他在家乡办起了学校,广收门徒,著书立说,就这样一直到他去世。
现代人也有很多不得志的,有的学生出去找工作,面试的时候一直哀叹自己怎么不得志,最后面试的这家也没有用他。孔子和孟子没有太多时间去哀叹,也没有时间纠结物质条件,他们有信仰,有志向,自己的追求忙都忙不过来,哪里还顾得上顾影自怜呢。可见信念有着多么神奇的力量!
我认为,即使在身体健康状况不甚完美时,我们依然有充足的理由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追求幸福生活,而这种养生的核心在信仰、信念。
举个例子,被郭沫若称为蒸不烂、煮不熟、捶不爆的“铜豌豆”的马寅初先生,1982年辞世,享年百岁,马先生在他70多岁时自己就说:“若无他故,我必活百岁。”
马寅初一生并不顺当,新文化运动时他在北大任教因支持运动而被政府关起来过,抗战时期他在重庆大学任教因批评时政而被拘过集中营,20世纪60年代初他辞去北京大学校长职务遭错误批判,80岁时双腿行动不便,83岁时一条腿瘫痪,90岁时患直肠癌。马寅初就是一位人生际遇和晚年健康状况都说不上完美的学者,他的高寿或许并不能完全归因于身体的健壮,或许我们应该把目光更多投向其坚定的信念、信仰,对学术如是,对生活如是,对养生亦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