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毛泽东挥泪别妻赴粤(1)

毛泽东与蒋介石 作者:叶永烈


珠江在缓缓地流淌,波光粼粼,像一条闪光的围巾,围在广州的脖子上。

虽说已是腊月,这里却无寒冬之感,街头巷尾的大榕树依然翠绿,姹紫嫣红的花儿把这座五羊之城点缀成一座花城。

1923年岁末的广州,春意欲来,理着平头、留着八字胡的孙中山画像和青天白日满地红的旗帜随处可见。国民革命军战士们戴着大盖帽,背着长枪,在车站、桥头、大楼前站岗。

不过,在广州西南、珠江的一个小岛——英租界沙面——还能见到英国的巡警。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洋炮轰开中国的大门之后,英国人在这里建起了一幢幢欧式小洋楼。

用黑色沥青铺成的新式马路正在市内伸展,公共汽车已经出现在街头。只是那些小巷依然那般狭窄,连阳光都难以照进去。

不论是浓妆艳抹的小姐,还是脸色黝黑的女苦力,差不多都迈着一双大脚。那年月在北方农村还能见到的留长辫的男人,在这里早已绝迹。

一位身材颀长、穿一身灰布长袍、足蹬一双黑布鞋的湖南青年,出现在广州街头。此人头发长而密,眉毛却稀疏,一双眼睛大而明亮,下巴左侧长着一颗醒目的痣。他手提行囊,腋下挟着一把油纸伞,那模样颇似在“文革”中印行了9亿张之多的刘春华笔下的油画《毛主席去安源》的画中之人。

子曰:“三十而立。”此时的毛泽东刚刚过了他的三十华诞。毛泽东出生于清朝光绪十九年(癸巳)十一月十九日,他向来过阴历生日。直至20世纪40年代他的名声大振之后,他的生日才被人们“译为”公历——1893年12月26日。此后,他才开始在公历12月26日过生日。也真巧,1923年的12月26日,恰恰是阴历十一月十九日。

他从长沙来。长沙小吴门外清水塘22号,住着他的妻子杨开慧、长子岸英以及出生不久的次子岸青。已成为职业革命家的他,风里来,雨里去,走南闯北,这一回难得在家中住了两个月,对任劳任怨、独力挑起家庭重担的爱妻,算是莫大的精神慰藉。

无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依大陆习惯,称国民党“一大”,而台湾则习惯于称国民党“一全”大会。本书为叙述方便,采用后一种称谓)马上要在广州召开,作为湖南代表,他不能不前往那里。

毛泽东颇重感情,离别妻子之际,挥笔写下一首情深意长的《贺新郎》,托出一颗赤诚之心: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