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戴经商绝不是偶然,他的选择与年少时的经历息息相关。他年少时,由于母亲身体欠佳,家境条件不好,大概在小学五年级时候他就萌生了赚钱改善生活的想法。第一次比较正式的打工是1980年左右,因为小戴的外婆在一家单位里做早点,所以介绍他去该单位工作。当时的工作是在一个集体卖早点的企业里卖餐票,由于店铺面积只有十几平方米,每天早上都得支个棚子在外面卖,也就是从那时起,小戴对饮食和做饭开始有了感觉。第一次利用暑假外出打工,50多天的时间里小戴挣了十几块钱。
有了第一次收获自然就会有第二次尝试。小戴第二次打工是在读初中的时候,这份工作是在公园里砌院墙。他年纪小也没有技术,就当小工给大人拎水泥桶,1.28元一天,干一天活儿发一天钱。当时太阳把他晒得全身黑得发亮,他还因此获得了“黑皮”的绰号。
在打工中完成了一点点资本原始积累,小戴就萌生了自己当老板的想法。小戴上初中时恰逢中国改革开放的春天到来,从1979年1月蛇口工业区的建立到同年7月深圳经济特区的开放,再到中国沿海14市对外开放,经商的浪潮逐渐席卷全国。那时社会上流传着一句话:手术刀不如剃头刀,搞原子弹不如卖茶叶蛋,不少人都抛下工作下海经商。
小戴还是读书的学生,下不了海,但或多或少受到了经商浪潮的影响。到了初二的时候,由于当时冰棒非常受人们喜爱,又恰好有一位同学的家人在铁路局工作,有冰棒的进货渠道,于是小戴找了另外两个同学做合伙人,在家乡做起了卖冰棒的生意。当时他们三人每人出几块钱,用泡沫箱子去进冰棒,进价3分钱,卖5分;进价6~7分,卖0.12元,利润率还挺高的。
但最后因为前期调研的不够,那时候的小孩脑子里也没有冰鲜冷链物流的概念,只做了一个星期左右就干不下去了。为什么呢?一早进到冰棒以后,他们就拿棉大衣盖着箱子,但由于上午卖得少,棉大衣保温能力有限,到了中午以后太阳晒的冰棒都快化了,所以基本上本钱赚回来以后,剩下的冰棒就只能送人和给家里人吃了。
自从1979年,皮尔?卡丹受到官方邀请来到中国,这位来自法国的裁缝如“一夜春风”吹开了中国服装时尚的大门,从此中国大街上不再是一群穿着色调千篇一律、款式大同小异衣裳的人。不久,一股“西服热”席卷中国大陆,80年代就连工厂的工人都开始流行穿着西服工作,小戴于是萌生了卖西服的念头。但由于当时手头上的钱付不起进货款,所以卖起了与西服配套用的领带。从批发商手里拿,成本价大概是8毛钱一条,他经常放学以后,到了晚上就摆个地摊,一条卖2块钱。当时因为同学有关系,所以可以赊货拿来卖,卖不完的再退回去。
虽然小戴做了几次生意都没赚到多少钱,但是非常难得的是他从小就懂得“市场导向”的原理。到了上高中的时候,“新三件”取代了“旧三件”,成为了人们竞相追求的新宠。当时,人们出于填补家电空白的需求和满足攀比心理,在对“新三件”的采购上表现出了接近疯狂的购买力。可惜当时中国的生产力并不发达,以冰箱为例,当时中国总共才有美菱、远东、长岭、长风等9家企业引进了阿里斯顿冰箱的生产线,远远不能满足全国人民的需求。在供不应求的条件下,人们为了买到一件家电甚至要在售卖点排上好几天的队。这在当时要能办起一家卖“新三件”的企业,收获肯定不小,没准早早就成黄光裕了。可惜小戴没有足够的资金和能力运作一家家电生产企业,所以这一回,他选择了回报快、门槛低的餐饮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