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荷兰,非正式员工的天堂(2)

因为痛,所以叫青春(工作篇) 作者:(韩)金兰都


她说:“在荷兰正式工和临时工几乎有着同等的工作待遇。比起正式工很多人更向往自由的临时工,因为临时工在一定的工作时间内收入更高。临时工所承担的风险更大,但待遇也会更好。最重要的是你想要什么。”

荷兰的年轻人这样在工作和生活中找到了平衡点。戴斯在抗癌协会的合约到期之后可能要失业一段时间,但他并不担心找不到工作,反而对未来的新工作充满期待。

“因为知道自己适合这样的工作方式,所以很期待今后的新工作。虽然不确定未来的工作是什么,但是正在努力寻找。短时间内好像没工作可做,不过也不用太担忧,因为这可以让我好好享受失业带来的假期。我已经整整工作了一年,所以打算明年一月份去旅行。”

戴斯对工作有这么坚定的决心原因在哪里呢?其实那份决心来自亲自创造明天的热情和国家及社会的强大后盾。

团结互助:“浮地模式”的核心精神

现在荷兰25岁以下的年轻人打零工的比例达到71.9%。2011年,荷兰打零工的人数占全体劳动者的比例为37.2%。临时工这么多但却没有暴露出就业条件不好等问题,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荷兰有一部名为《同工同酬》的禁止雇佣歧视法,该法是荷兰劳动政策的重心。

荷兰27%的土地在海平面以下,所以经常会遭遇自然灾害。为了从海中夺田,巩固陆地,人们经过长时间合作发明了用风车排水,填海造地,填海造的地称之为“浮地”。可以看出,很久以前荷兰人就懂得不可能以一己之力解决公共难题,大家必须学会团结合作,这种团结精神便是浮地模式的根基所在。正是这种共识成为了支撑临时工的市场动力,即荷兰雇佣文化的力量。

1980年,荷兰政府和劳动者一度处于紧张的对立状态。但在危机中,政府与劳动者并没有彻底敌对起来,反而发展了合伙经营,达成了“职位共享”的协议。根据该协议,通过缩短劳动时间,让原本两个人能做的工作现在三四个人同时来做,在合理利用零散劳动的时间中创造出最大的生产价值。为了解决失业问题,荷兰提出了“团结互助”的浮地模式,最终创造出了更多的工作职位。荷兰最大的工会组织荷兰工会总联盟主席埃勒卡·塔斯曼解释说,正是因为“浮地模式”,荷兰没有爆发暴力罢工事件。

“我们都知道比起暴力冲突,彼此尊重的平等对话会带来更好的结果。邻邦德国的雇工和劳动者关系一直比较紧张,即便他们达成了协议,过后还是会各自行动。但是我们和他们不一样,经过长时间的协商,雇主和工会会员可以坐在一起开心地喝啤酒。”

人们在荷兰都很乐意彼此帮助。在阿姆斯特丹遇见的戴斯即便没有固定的工作也会对未来充满希望。之所以这样就是因为荷兰有着健全可靠的劳动制度。埃勒卡在谈到未来的劳动市场时坚定地表示,荷兰的自由职业者将会拥有最多的选择。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