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第一章中提到了一种特殊的冥想方法,它的名字叫作慈爱冥想。数千年来,它使人的心灵更加开放、慈爱。尽管慈爱冥想最初源于佛教,但也被用于加深其他信仰,或作为不涉及任何宗教信仰的单独练习。我会具体介绍这种方法,它可将你的知觉努力引往新的方向。在开始介绍第一种练习方法之前,我要对慈爱冥想做一番概述,以便你对它有大致的了解。作为激发积极性共鸣的方法, 慈爱冥想很值得一试。我的研究项目证明,这一方法会为你带来诸多变化。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慈爱冥想有助于调整你对他人的惯常态度。你很可能在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里,都被当下的期许、计划和目标紧紧束缚,过度专注自我。你琢磨着要穿的衣服、要吃的东西、要做的事情,还有要去的地方;在待办事项清单上把事情分出轻重缓急;思考在可能比较难应付的会面中应该说些什么。毕竟,你才是自己生活的第一主角,其他人不过是小角色,他们对你人生的情节主线没有特殊的影响,由此,在你的思维范畴中,其他人几乎不占据任何重要的位置。有时,你甚至将他们看成是一些道具、没有生命的个体,对你和你的人生而言没有真正的意义。
你的看法就是如此。毕竟,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的主宰。如果你放弃了自己的人生剧本,拿起了另一个人的大纲,那么这个人就会突然扮演起相当有分量的角色。你会开始欣赏他/ 她的期许、计划和目标,明了这个人不只是一个小角色,而是像你一样有血有肉的人,也像你一样有憧憬与不安。无论是与你相遇相识的人,还是从未和你有过交集的人,都是如此。
慈爱冥想打开了“知觉之门”,将你从自我专注的窠臼中拖拽出来,让你不再理所当然地把他人视为你人生中的道具或无关紧要的小角色。慈爱冥想拓展了你的意识,拓宽了你的眼界、思想和心灵,让你带着温暖、慈爱和对他人福祉的良好祝愿,更加友好地看待他人,与他人建立起可以产生积极性共鸣的安全感与联结。
与其他冥想一样,慈爱冥想也要求人们打坐静思,微闭双眼, 关注呼吸与心跳。开始的时候,你可以定时,大概10 分钟,这样就无须考虑静思的时间问题。待熟悉之后能够更加舒适地进行练习时, 可以将每天的冥想时间延长到20~25 分钟,但我不是要你像僧人那样打坐。在我的实验室以及其他实验室中进行的随机对照实验显示, 在进行平均每周60 分钟的冥想数月之后,参与者可以有不小的收获,这相当于每周进行三四次冥想,每次用时15~20 分钟。
慈爱冥想本身的目标并不是视觉联想,而是体验充满爱意的感觉。默默地重复一组话,每句话都是对他人福祉真心实意的祝福, 由此在自己心中激发出温暖的感觉。对有些人来说,慈爱冥想乍看上去有些虚假,就像是人造糖精般虚假的甜言蜜语,或是像拍证件照时的情形,让人感觉很做作。这些错误印象都可以理解。虽然慈爱冥想的目标看上去是要人为培养积极情绪,实际上根本不可能凭空制造出某种情绪,就像随意而坐时,不会平白无故地感觉左小腿疼。然而,它却可以为积极情绪搭建舞台,通过默想某些念头和愿望,向这些念头和愿望可能生发出的积极情绪敞开胸怀。确立好目标,然后看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