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要怎么看待这个世界,完全取决于自己的解读方法。而这些解读方法,决定了你会如何行动。这么看来,有些时候,尤其是我们感觉整个世界都在与自己为敌的时候,也许是我们的解读方法出了问题。正如同样生在暴力家庭的孩子,长大后,有的完全遗传了父母的品性,有的却又完全表现得与父母不同。
一个人要成为谁,在很大程度上,并不取决于外界,而是我们内心想成为谁。正如这个世界如何,并不取决于世界本身如何,而取决于我们想看见什么。
你每天哭泣,这个世界就是悲伤的;你每天阳光满身,这个世界就是乐观向上的;你乐于思考,这个世界就是深邃的。如果你是张爱玲,你会看见孤独自得的人生,“在没有人与人交接的场合,我充满了生命的欢悦。可是我一天不能克服这种咬啮性的小烦恼,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但爬满了蚤子”。如果你是胡兰成,你会发现,“自古江山如美人,她亦只嫁与荡子”的荡子情怀和背叛情结。
吸引力法则告诉我们,我们相信什么,我们就会关注什么;我们关注什么,我们就会看见什么;我们看见什么,就会回过头来证明自己原先的想法是“对”的。所以,如果你不想成为什么人,就不能用那种人的眼光去看这个世界,就不能用那种人的方式去生活。
很多人会拒绝承认这一点,于是乎,有的人想成为有钱人,但自己始终挣扎在生存临界点上;有的人想成为一个被家人在乎、伴侣关心、领导认可的人,可是全世界都与之为敌。这其实是一种心理角度缺失导致的反作用效果。我们只是简单地把想要得到,理解为了自己的为所欲为。我们在一个动态平衡的世界里,绝对没有人有能力随心所欲——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孔子除外,但怹老人家也是到了七十岁才达到了这一境界——这使得一些人总是干着与自己想得到的一切背道而驰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