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个容纳20亿学生的教室(1)

零成本社会:一个物联网、合作共赢的新经济时代 作者:(美)杰里米·里夫金


在零边际成本社会里,资源过剩已取代资源稀缺,这与我们现在所习惯的社会完全不同。培养学生,使其服务于这个资本主义市场让位于协同共享的时代,这将促使人们开始对教育过程本身进行反思。教育学正在经历一场彻底的变革,教育资金和教育方式同样如此。在刚刚过去的两年里,近乎零边际成本的现象已渗透到高等教育的深层结构中,因为大量开放式的网上课程不断涌现,数百万人才得以享受近乎零边际成本的大学教育。

资本主义时代的教学模式旨在把学生培养成为熟练的产业工人。教室变成了一个“微缩工厂”,学生像机器一样接受教育。他们习惯于听从命令,反复学习,并强调有效率的执行力。而老师则类似于工厂领班,他们发放标准化的任务,并要求学生在给定的时间内得出固定答案。学习被划分成隔离的“孤岛”。人们往往认为教育应该是有用且务实的,更多地讨论事情“怎么样”而不是“为什么”,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高效率的员工。

一个容纳20 亿学生的教室

从资本主义时代到协同共享时代,时代在转变,教学方法在随之改变。专制、自上而下的教学模式逐渐让位于更具协作性的学习过程。教师正在从讲师向导师转变。培养学生的学习技能变得比传授知识更重要。我们鼓励学生更全面地思考,因为探索知识比单纯地记忆知识更重要。

在传统的工业化课堂上,质疑老师的权威是被绝对禁止的,学生之间分享信息和思想则会被认为是作弊。孩子们很快认识到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是一名学生可以获得的一项重要资源,可以确保其毕业后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比别人更具优势。

在协同共享时代,学生们认为知识是在同龄人团体中共享的经验。学生在一个知识共享的团体中一起学习。而老师则作为答疑解惑的向导,允许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学习。我们的目标是激发协作创造力,这也是年轻人在加入互联网上许多社交空间时体验到的。从老师掌权的垂直权力体制到学习团体的横向模式转变,这无异于教育的一场革命。

传统的课堂把知识看作实体化的和孤立的事,但是在协同课堂,知识被视为依附于我们经历的集合意义。我们鼓励学生打破独立学科的壁垒,用更综合的方式思考。跨学科和多元文化学习可以使学生轻松接纳不同观念,从而更善于发现不同现象之间的协同效应。

将学习作为一种私人经验和获取知识的观念,在按类似条款定义人类行为的资本主义环境中,这是合情合理的。但在协同共享时代,学习被视为众包的过程,知识被视为是公开共享的,并且可提供给所有人,这反映了人类行为在本质上是社会化和交互式的。从相对独裁式的学习向横向学习环境转变,可使今天的学生在未来的协同共享经济环境中更好地工作、生活和发展。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