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民盟成立消息幕后花絮

从前的先生:盟史零札1939-1950 作者:张冠生/编


民盟成立社论中,有句话说“本身不是一个政党,而是许多党派的联合”。

很容易由此联想起一句古语—“君子群而不党”。

“许多党派的联合”,意在促成国家的民主和团结。

本是政坛大事、好事,其成立消息见报时,却得不到一个应有的正当位置—不在要闻版,也不在其他正文版,仅安排在“广告栏”刊布。

此事饶有趣味,需要放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上才好理解。

避开送检难题

自从1941年3月19日民盟正式成立,到梁漱溟赴港办报之前,消息始终没有公开。创办《光明报》,正是当初张君劢的主张—“在国民党控制不到而又极接近内地的香港建立起言论机关来,然后以独立姿态出现”。但即便香港言论机关也须遵守送检制度,民盟成立宣言和政治纲领如果在见报前送检,定难通过。同人讨论这个难题时,萨空了出主意说,放在广告栏刊出,因为该栏内容无须送检,这样就可以避免宣言和纲领送检被扣的问题。后来即如此办理,并在开印前通知印刷厂增加印数,出售时又减收报费,以尽量扩大当期发行量。市民读者和海内外各界人士见到民盟成立的消息时,香港当局也看到了,忙遣警务人员到报社查问。梁漱溟和同人出示广告账目本和完整手续记录,没有任何违法违规把柄。此事平安过去。

回绝登门说客

民盟成立宣言和政治纲领发表后,大陆政府方面的压力就到了。旅港参政员王云五、成舍我秉承国民党当局意见,邀梁漱溟同回重庆参加参政会,以促其离开香港,被梁拒绝。接着,国民党元老李石曾写信给梁漱溟,告机票已准备妥当,蒋公并无恶意,不妨返渝。梁漱溟敬谢未应。最后,杜月笙出马了。他在告罗士打酒店设下雅座,请梁漱溟“吃茶”,先恭维《光明报》的文章好,大家如何注意和赞同,后敦劝梁漱溟返回重庆,“有什么主张,尽可以和蒋先生面谈,当面交换意见不是更好?”并表示愿陪同梁漱溟同去同回。梁漱溟答:“不必了,除了报上已发表的,我没有另外的主张。更何况民盟总部在重庆,张君劢、左舜生等人都在,如果需要面谈,他们可以代表民盟。”杜月笙未能说动梁漱溟,后来再次请他“吃茶”,再次碰了钉子。

排解内部分歧

梁漱溟说,《光明报》初创期间,“更令人头痛的还是来自内部的分歧与干扰”。首先是政治纲领的内容,几经周折,信函往返,久久定不下来。其次是发表方式,黄炎培提出要为他参加民盟保密,所以不能签名。梁漱溟认为,“民盟这两个重要文件的发表,都应由民盟的负责人共同具名,毫不隐瞒这些政治主张是我们的。只有如此,才足以表明我们郑重负责的态度,并取信于国外”。有人提议,由参加民盟的各党派具名,职教社反对此议。梁漱溟提议用“民盟驻港代表梁漱溟”的名义,或先解除其报社社长职务再发表,均未得同意。最后,万般无奈中,只得服从不具名发表的意见。而不具名的最大不利,是难以取信于国际社会,以获得同情和支持。为作补救,委托陈友仁(曾任孙中山秘书、国民政府外长)和陈翰笙向外国记者作出说明,并把两个文件译成英文,转发国外。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