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茶之为用

品味的记忆 作者:郑培凯


陆羽《茶经》在第一节中,就讲到“茶之为用”,也就是茶的功用,主要从实用角度来说,强调的是对身体好,健身解乏。这并不是说,陆羽只重视茶的药性功用,只关心茶的物质性作用,因为书中后面几节就讲到饮茶与精神境界的关系。但是,一开头讲茶的功用,先讲实益的药用,是很有道理的,是先强调了茶的客观属性,对人体有确实的影响,而且是有益的影响。

这段话是这么说的:“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采不时,造不精,杂以卉莽,饮之成疾。”

学者们对“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的断句读法有争议。有人认为,应当读作“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我则以为,从全文上下语气而言,关系不是那么大,而以前者为宜,因为陆羽特别标出“精行俭德之人”,而不是说一般人、普通人、所有的人,就是有选择,认为对某一类人最合适。因此,不管句读的安排是前者还是后者,“最宜精行俭德之人”的意思是在的。这其实反映出一个重要的消息:陆羽对最适合喝茶的人,给了一种价值倾向的归类。他虽然在讨论茶的客观作用,却对某一类人最适合喝茶,做了一种性格的归纳:“精行俭德”。

茶的药用,可以解“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烦、百节不舒”等病症,喝上四五口,就有功效,可以和醍醐、甘露这样的仙丹妙药相比。这种功用,应当对所有人都有效,为什么要特别提出“精行俭德之人”?难道只有精行俭德之人才得这种毛病,喝茶才有效?当然不是。

由此可见,即使在探讨茶的客观物质性作用之时,陆羽心目中都存着一种典型的喝茶人,就是像他自己、像他的朋友同好一样的“精行俭德之人”,也就是与精神境界体会有关的人,可以提升喝茶成为“茶道”的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